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新年[1/2页]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 让你窝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近年根,执行任务的部队陆续返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复员工作也随即展开。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参加‘三支两军的一些干部战士,有的已经和所在单位说好,脱下军装,就可以去上班,他们是最幸运的一批。城市兵们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不管好坏,基本上都会有一份工作,家里一般早已经托人找好地方了,是走是留,根本不在乎,当然也有想在部队发展的。农村兵们的顾虑最多,能在部队提干最好,当年不能提得,也想超期服役等机会,有党票的回村干几年,大多可以在生产队,公社里混个支书,队长当当,什么也没有的,也愿意到生产建设兵团去种地,混个‘公家人的身份。退伍名单下来前,老兵们各怀心事,想走的怕走不了,不想走的怕名单上有自己,可大家毕竟在部队里锻炼了两年,连里又适时开展‘站好最后一班岗,出好最后一趟操,擦拭好最后一把枪的活动,告诉大家要做好两手准备,是走是留都要听从组织安排。
      军心浮动是避免不了,到年限的老兵到处打探各种小道消息,权衡利弊,都想为自己找个好归宿,已经无心训练了。退伍名单下来时是部队最乱的时刻,老兵不在怕干部,兵与兵之间的摩擦都会在这会解决,和老兵矛盾深的干部纷纷休探亲假,新兵们尽量伺候好他们,‘看好他们,过去老兵看新兵,现在掉了个。只要不出格,干部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排他们外出购物,晚上不在点名。营区里到处是串老乡,告别战友的老兵,六班的老兵王春,王洪亮今年也复员,张鹏学着别人,用零用钱给他俩每人买个大日记本,写上了几句‘流行语。
      张鹏现在还弄不明白这些,连长安排他到炊事班帮厨,说:“指导员探家了,炊事班要顶起到‘半个指导员的作用!”除了上课,睡觉,他一直泡在炊事班。高班长现在高兴的很,他提干的事,据内部消息,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军属们对这个天天送菜的老兵印象太深,好话早把‘当家的的耳朵塞满了,当兵五年,多次超期服役,终成正果,人逢喜事精神爽,高班长睡觉都能笑醒。
      炊事班今年也有两个兵复员,早就不干活了,人手本来就少,又在这非常时期,张鹏说是去帮厨,干的却是两个人的活。张鹏脑子聪明,又有底子,很快掌握了做‘大锅饭的技巧。小灶要刀法细腻,制作精良,味道好吃,要色、香、味俱全。大锅饭就不同了,由于制作饭菜的数量大,色香味无法与小灶相比,但同样有小灶无法比拟之处,张鹏做的杂烩菜,吃过的没有不说好的。高班长和张鹏俩人每天想法儿换着花样改善伙食,使将要离队的老兵们过好在部队的最后时光。
      人都是有感情的,现在新兵敬着,干部让着,部队能帮着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个人档案里的评语往好处写,过去的小处分偷偷地撤掉。复员老兵的心渐渐的平和了,大家在一口锅里吃了两年饭,离开以后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一些小过节想想也不算什么。
      随着离队的日子临近,张鹏看老兵们变得深沉起来,脸上挂着淡淡的忧伤,纷纷抢着站岗巡逻,把自己的训练心得传给留队的战友,将一些损坏的器材默默的修好,晚饭后,很少待在班里,仨一群,俩一伙的在营区游荡,洒满汗水的操场,学习文化的教室,飘着饭菜香气的食堂……想把这的一切全部留在在心里。
      离队的日子终于到了,没等起床号吹响,他们已经早早起床,借着蒙蒙的晨光把营区悄悄地打扫干净,升旗仪式上向军旗敬了最后一次军礼,当摘下领章和帽徽的一刹那,每个人都泪流满面。学兵队的学兵庄重地给每个老兵带上‘光荣退伍的红花,到食堂吃过炊事班精心准备的‘滚蛋饺子,送他们离队的军车已经到了,战友们将行李装好。全营官兵列队准备欢送老兵们离去,教导员声情并茂的送别讲话预示着离别时刻的到来,锣鼓声失去了往日的亢奋,只是让人觉得悲壮,轻声的抽泣,变成了嚎啕大哭,大家不断的拥抱,一遍一遍的祝福,在送兵干部的再三催促下,老兵们才依依不舍登车离开。
      老兵离队,预提干部进教导队,又抽调一批骨干去训练新兵,人少了近一半

第二十六章 新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