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 赶集[2/2页]

雪刃之侦察兵的故事 让你窝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路过一户人家时,顺手‘拿了人家一个背篓,让李刚背上,慢慢地和各处的人流汇集在一起,向集市上走去。
      集市上人流熙熙攘攘,十几亩的空地上摆了几溜地摊,这里距前线不过十几公里,却好像在大后方一样,丝毫看不出,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许几十年的战争使他们适应了战火。市场上摆放着香蕉,大米、鸡鸭、土布、农具等各式土特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在凑热闹,问得多买的少,几个越南公安军士兵在市场里往来巡逻,有时对可疑人员盘问几句。张鹏边走边不时的停下脚步,操着当地的口音和小贩们讨价还价,围着市场转了一圈,李刚的背篓里只多了一串香蕉。
      突然一辆苏联产的嘎斯重型卡车呼啸着开进市场,扬起漫天灰尘,赶集的人纷纷骂骂咧咧地避让,闹得鸡飞狗跳,几个避闪不及的村民挤垮了旁边的小摊,惹起争执,公安军士兵赶紧挤过来弹压调解,卡车停在市场中央,几个背着枪的士兵跳下车,接着从驾驶室下来两个军官,张鹏的目光一下被吸引过去。这两个军官虽然穿着越南人民军的军装,可异于本地人的白皙皮肤,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立刻让人认出他们不是本国人,“苏联军事顾问!”张鹏一阵狂喜,看来我军截获的情报不假,这两个人肯定是指导越军炮兵操作新进口的火炮的。
      喧闹的人在越军士兵的吆喝下,慢慢安静下来,重新恢复了平静,张鹏给李刚使个眼色,两人装作闲逛的模样慢慢地向汽车靠近,张鹏扫射了这辆有九成新的卡车,看看车的尾沟,上面已经磨出一道沟槽,这是牵引火炮时留下的擦痕。
      两个苏联军官对异国的物品很感兴趣,不断的和跟在身边的翻译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把感兴趣的东西拿在手里,他身后的士兵连忙付款买下,张鹏若即若离的跟在他们后边,只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看两个苏联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很满意。忽然那个翻译好像感到什么扭过头来,阴翳的目光扫向人群,张鹏与他的目光瞬间相对,禁不住打了个激灵,他脸上有一道刀疤,他不是刘大春嘴里的阮队吗?张鹏赶紧转移目光,蹲下身和一个卖芒果的小贩嘀嘀咕咕的还起价来,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李刚依然木然地跟在身后。
      多年的战斗生涯,使阮成勇养成了随时保持警惕的习惯,一下车,他就感觉到有人跟踪他们,这两个苏军炮兵专家是他们请来的顾问,在山里生活了一段日子,耐不住寂寞,非要出来散散心,担任保卫工作的阮成勇不得不带着几个特工队的士兵随行保卫他们,如果两个专家出了事,他长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阮成勇突然回身,想从人群中找出尾巴,扫视了一遍人群,可他很快失望了,是自己太敏感了,还是对手隐藏得太深了,不容他多想一个苏军顾问又对一个妇女摊上的刺绣发生了兴趣,拉他去谈价,阮成勇赶忙换成一副笑脸去应付两个主子。
      张鹏直到这群人离开,才站起身,来到市场边上的一个商店里,里边的货架上只摆着些油盐酱醋,当地产的茶叶,几块布头和学生用的文化用品,几瓶罐头不知摆了多长时间无人问津。张鹏在这里买了几包越南产的‘黑棒子烟卷,几瓶水果罐头,又转入另一家商店买了几包饼干,但他一直监视着停在市场里的卡车。

第四十二章 赶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