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知寒,朦胧如烟。
八月入秋后的第一场雨比往年来得早来得缓,淋淋沥沥,天地似乎被蒙上一层薄雾,将整个校园笼罩在其中,犹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水墨画,显现出优美宁静的景致。
卷檐飞翘的湖心亭里,静静坐着一个少年,他穿着普通的白衬衫,眉目低垂,在淡淡的雨光中勾勒出清秀俊美的侧颜,一本《尼采诗集》在铺展在他手中,泛黄的书页透出年代的味道,页面上还有年轮走过的痕迹。那是1986年的初版,是几乎已经绝版的珍藏,少年似乎格外爱惜,他小心翼翼的翻了一页,薄唇轻颌,将那在岁月沉淀下依旧不改墨香的字透过唇齿念出。
他的声音清澈而纯净,似这漫天飘零而下的细雨,将丝丝清凉润进每一个角落。他喜欢这里的安静,总会在清晨捧一本书籍独自到这里阅读,也只有在这样一个时间,他才会觉得被浸涤了心灵。
雨在亭外扬洒而下,而亭内的世界,只属于这个孤单清冷的少年——林语涵。他看得很入神,丝毫没有注意到那沿着林荫小道走来的男人。
离开学还有五天,校园里除了零星几个留校的学生,就是早早回到学校准备的教职工,男人戴着一副金丝镶边的眼镜,手执黑伞伫足而立,气质儒雅,充满了温和的气息。他是今年刚转入江川中学的国文老师,学校给他安排了班主任的职位,他特地提前来到学校熟悉环境,这几天路过湖心亭时,总是能看见这个在湖心亭中读书的少年。
男人的目光穿过蒙蒙胧胧的雨幕停留在林语涵身上,轻轻走到湖心亭旁边,收起自己手中的长柄黑伞,将它无声地依靠在亭柱上。林语涵并未察觉,他的注意力似乎已完全被手中的《尼采诗集》所吸引,风拂动他洁白的衬衫领子,书页翻动的声音传进男人耳里。
男人微微一笑,没有去打扰他,静静从湖心亭离去。
雨势渐大,雨珠坠落在湖面的声音唤醒了沉迷于诗集中的林语涵,他抬头看了一眼亭外,眉头渐渐皱起。早上出门的时候,天气还是晴朗的,他并没有带伞,现在要怎么回学校去?
他站起来,目光在周围转了一圈,那把静靠于亭柱上的黑伞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
他疑惑地走过去将伞拿起,目光四下寻找伞的主人,但林荫小道空旷无人,唯有那一片浓艳的绿色,在雨中静成一幅美丽剪影。
林语涵低头检查伞身,伞柄处用瘦金体刻着一个“穆”字,他不禁愣了一愣。
穆?
是这把伞的主人吗?
他为什么要留下这把伞?
林语涵看了看手中的诗集,又把目光缓缓移到黑伞上,犹豫了片刻,才撑伞走进雨中。雨珠砸在伞面上,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清脆的雨声,林语涵将诗集护在怀中,目光投林荫小道深处,脑海里一直在想,会是谁留下了这把伞……
开学日期不会因为秋雨的提前而有所改变,报道当天,寂静的校园逐渐恢复朝气,青春的气息布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高一新生的亢奋与新鲜,高二的熟悉与躁动,高三的老练与紧张,校园奇妙的融合了种种不同的氛围,充满了属于这个年纪的活力。
高三是重组的新班级,根据上一学年大家的选科分班而定。
广播里发出通知:“全体高三同学注意,请大家立刻前往体育馆报告厅,参加高三开学动员大会。”
广播播出两遍,高三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往报告厅走去,三三两两猜测着交谈着。虽说换了新班级,也没有新生那样的陌生感,大家同一届的学生,相处两年下来,都是些熟悉的面孔。身着黑白相间校服的林语涵走在人流中,几个女生聚集在一起偷偷向他打量,小声地讨论着。
“这个就是林语涵吧?长得不错啊!”
“是啊是啊,长得帅又是学霸,能同班已经很幸福了。”
“我跟你们说,以前我经常在图书馆看到他,但他一直不太理人,我都没机会说上话。”
“我听说啊,他家里穷,还是单亲呢,反正我妈让我离他远点,学习好又能怎么样?”
林语涵作为女生口中的主人公,神情依旧那么平静淡漠,在无数与他擦肩而过、结伴同行的学中他,他单独的身影显得尤为惹眼。
他一直都是一个人,越热闹的地方,对他来说就越寂寞。
报告厅里,主席台上的校长正在侃侃而谈,照旧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学生们不耐烦地东张西望,希望动员大会能早点结束。不过还有一项每年最吸引注意力的流程:新老师介绍和各班班主任露脸。
每到这个环节,大家都会不约而同伸着脑袋看向台上的老师,教务主任每
1.初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