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回,先人避难息狼祸[1/2页]

刀剑侠隐 公子无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方之地豪迈而辽阔,东望广袤高原之上,一条雄浑的大河奔腾而下。这河因流经黄土之地,河水中多有泥沙,颜色浑黄,故得名“黄河”。《汉书》有云:“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黄河流经中原地带,横穿一座雄山,名为“太行山”,又名“五行山”。太行山南北而贯,千百座险峰绵延数百里,宛若一条巨龙驰骋于高原之上,巍峨无比,《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太行山有五大名峰,由北至南分别为“太白”、“狼牙”、“南坨”、“阳曲”、“王屋”。
      王屋山濒临黄河,隔黄河相望也有一座名山,唤做“邙山”,邙山林木多山石少,其南端起伏平稳,深谷险壑颇多,且多有野兽出没,因此得名“狼嗥山”。一条小河从山顶发源,一路倾泻而下,顺势望南流去。
      这一带渐渐有了些人烟,安平村正卧在狼嗥山东南末端,此处北倚群山,面临长河,不过有十几户人家,都以砍柴耕田为生,平日里男耕女织,一派纯净祥和。偶尔有一两只野猪豺狼误入村子里都被村人赶跑,并不能酿成祸害。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这一年逢上大旱,一连数月天上滴水未下,村前小河近乎断流,地表层层皲裂,田里禾苗尽皆枯槁,花草树叶也都现出萎蔫之症,村民只得靠减衣缩食度日,时时祈求老天早日降雨下来。
      自大旱开始那狼嗥山上便夜夜传来狼嗥之声,安平村十几户人家养有禽畜,不过四五个夜晚已丢失殆尽。村里顿时人心惶惶,都害怕狼性凶残,终有一天狼群没了食物会祸及自身,然而村人安土重迁,谁都不愿搬往别处去。
      “天地有狂客,仗剑行九州。不为成虚名,只愿干戈休。公虽存壮志,来去不自由。人皆谓我痴,不知我心忧。唯此杯中物,解我万世愁。饮罢仰天叹,笑汝空自守。落日西归去,不似水东流。弃绝尘与世,永作逍遥游。”这一日,忽有一支歌谣遥遥飘进村来,一人且唱且行,缓缓行来。
      村人都在远处观望,但看这人生得方面大耳,体形魁梧,身穿一件熊皮大氅,背上斜挎一副硬弓、一只箭筒,肩上扛一杆七尺长矛,矛上挂一只大葫芦,神态极是潇洒。村里人见他生得高大剽悍,又扛长矛又背弓箭,都不敢上前搭话。
      这大汉遇着一个青年,上前拦住问道:“小哥,请问这山叫做什么山?”青年见他面带笑意,言语也不甚凶恶,便告诉他道:“这山叫做狼嗥山,属邙山地界。”这人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此处可真有狼么?”
      青年一听到“狼”字便吓得浑身毛骨耸然,但看他不仅一丝惧意也无,反而满面笑容,就对他说道:“这位大哥,一看就知道你是外地来的。你有所不知,这山虽唤作‘狼嗥山,从前却是没有狼,但自从大旱开始,便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群狼,夜夜作乱,这村子都快住不下去了。”
      那汉子微微一笑,抬手拍拍那青年肩头,说道:“你们只管放心,我是个打猎的,走南闯北十多载,这天底下还没有我捉不到的猎物。”青年连连挥手道:“唉,你是不知道啊,那山上也不知有几百条狼,村里的老猎人都被吓破了胆,更别提你这个外地人了。”
      那汉子微微笑道:“不怕,我有的是弓箭、长矛。小哥,你说的老猎户住在哪里?”青年伸手往西指向一座茅屋道:“就是那里了。”汉子道一声“谢了!”扛起长矛便往那茅屋走去了。
      这天夜里,月色昏黄,四周极是安静,只见茅屋西面围了一个丈余见方的栅栏,栅栏里圈了两只山羊,在栅栏内走来走去,不时发出阵阵哀叫声来。一阵微风拂过,忽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由远处传来,栅栏里的山羊开始一边拼命叫唤,一边狂跳不已。
      突然,栅栏里传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叫声,与此同时,茅屋北侧一支利箭“倏——”地一声破空飞出,栅栏外一只带头狼应声落地,哀嗥一声便不再动弹。栅栏外三只狼见状,立时掉头向西飞速蹿去,约有几息工夫,忽听得北面一声爆喝,那三只狼吓得胆都破了,略一迟顿,掉头向南急蹿,只听见“扑通、扑通”三声响,那三只狼尽都落入陷阱之中。
      原来那汉子白日里找到村中老猎人,与他商议了一个对策:先在茅屋西侧设一栅栏,圈放两只羊当作诱饵,夜间狼群闻得山羊气味,必然前来偷吃,那时这汉子便藏身茅屋后,瞧见狼来便引弓开射,就算不能射死也必能吓得狼胆颤心惊,一心只顾逃命,料得狼必向西逃蹿,只需挖一陷坑,狼便绝无活命之理。
      天已然亮了,村人听得昨夜那汉子捕了四只狼,都聚集在老猎人这里,老猎人向大家说了那汉子如何将这四只狼一并捕获,村人都对汉子啧啧称赞。一人道:“这位英雄着实帮了我们不少,不知英雄尊姓大名?”那汉子笑道:“尊姓大名哪里敢当?在下姓林,单名一个‘旷字。”
      老猎人向大家说道:“林英雄有胆识又有谋略,真是替咱们安平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杀得好,就得这样教训教训狼!”“是啊,是啊!林大侠真是咱们安平村的大英雄!”村人连连随声附和,都说林旷为村子除了一大害。
      林旷满脸憨厚,呵呵一笑道:“哪里哪里,我是猎人,只懂得捕杀猎物,岂能配得上‘英雄二字?”大家又是一阵褒奖。末了,林旷朝大伙道:“如今大旱,大家的生活须都不好过,你们谁家丢了牲畜,这几匹狼就分给你们罢。狼皮是上好毛皮,好歹也能换些银两。”
      村人听他这般说,心中都疑惑不已:“他既是猎人,为何却将猎物反送给他人?”老猎人开口道:“林英雄,这可使不得,你帮我们灭了狼,对我们已经恩重如山,这狼皮还是你拿去罢。”
      林旷呵呵笑道:“赵大叔,你们莫要再说了,我林旷孑然一身,四处奔走,为的就是捕杀那些狼虫虎豹,不让它们祸害乡里。这几张狼皮你们就收下吧。如今狼群猖獗,我要在村子里落脚几天,待把狼群赶走再行离开,不知可好?”姓赵的老猎人喜道:“好!好!那可真是太好了。”村人听他这般说都点头道好,纷纷称赞林旷侠义心肠。
      此后林旷便在老猎人那里落脚,他在村里要紧处设下陷阱,夜里专诱狼群中计,如此过了七八天,竟捕到了二十多只狼,村里禽畜却再没有丢失。
      秋意已然浓了,天气渐渐变凉,加上一连数月的干旱,草叶树叶已几近干枯。到了第九天夜里,天空无风无月,夜色黑如墨染,四周一片死寂,林旷独自一人手持长矛,在村外树林里游逛,他心里明白,狼群连日来多有折损,依狼的脾性,它们定然会俟机报复。
      凉意越来越浓,夜风微微吹起,林间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一枚弯月悄然爬上了树梢,淡黄色光芒在枝叶间摇曳不定。忽然,树林里恍惚闪过一道道绿光,细听,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由远及近,密而不乱地从四面八方传来。
      林旷心里一惊,狼群终于来报复了!单听这细细声响,估摸狼群是倾巢出动了。他是胆大心细的汉子,立时选定一株双人合抱粗细的大树当作靠背,双目左右张望,双手不觉握紧了长矛。狼群果然正悄然靠近,一道道绿萤萤的光从四面八方团聚过来,林旷已然感到一股杀气朝这边逼近,顿时浑身打了个寒战,双手把长矛攥得更紧了。
      昏暗月光下一道道黑影似鬼魅般慢慢靠近过来,一时间树林里闪烁着无数道绿光,林旷瞪圆了双眼,看到一条条黑影逐步接近,成合围之势把自己包围在垓心。狼群放慢脚步,在四五丈外止了脚,所有狼都半蹲在地上,口里喘着粗气,一道道绿光一齐聚在林旷身上。
      林旷双目如炬,从狼群里缓缓扫过,想要找到头狼的位置,忽地一声低嗥从右手边传来,林旷双目瞪得浑圆,手上青筋条条突起。倏地,左边一道黑影似闪电般疾奔过来,奔到约有丈余远,忽然“腾-—”地一声腾空而起,带着一声长嗥从头顶上猛扑过来。
      林旷眼急手快,身不动手动,长矛直挺挺地刺了出去,只听得“噗-—”地一声,正中那狼的颈部,长矛即出即收

第一回,先人避难息狼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