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七一章 商人的期待[2/2页]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铁轨路,这是去年才建成的。
      大顺也确定了日后铁轨的宽度,取决于大顺的马屁股有多宽。
      建成之后,松江府的人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简单的公共交通工具。
      据说已经有商贾看到了商机,准备投钱合股,在几处明显能赚钱的路线上修几条。
      除了拉人,关键还是拉货。
      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当然是愿意投钱的。
      码头以及贸易公司周边的核心地带,也学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修了一些路灯。
      松江府这几年多出来不少的新职业,比如点灯人、马拉轨道车的御手、售票员、证券掮客、专职投机商……
      赴宴的路上,刘钰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道路两侧的路灯,若有所思。心道你们准备的倒是齐全,挂路灯确实比砍头挂城墙,看上去“文明”一点点。
      等到了赴宴的地方,一众在松江府排的上名号的商人,都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见了刘钰的马车一来,吹拉弹唱的节奏便开始了。
      刘钰也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马屁如潮。
      他倒是不担心皇帝多心,觉得他和商人走的太近。
      因为下南洋之后,他手里已经没有兵了,而且驻扎在松江府附近的野战部队的主将,和刘钰根本不熟,军官也都是一水的非青州军出身的。
      日后皇帝要让他当钱袋子,不敢放心地交到内务府手里,恐怕自己手里要过手不少的内帑。皇帝是不太可能直接明着下场投资的,有些事还是要做的遮遮掩掩。
      估摸着此时这些迎接他的商人,最最关心的,还是朝廷在下南洋之后的贸易政策,以及朝廷是否准备垄断。
      人的意识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从过去的历史中领会。过去的历史,和南洋有关的,也就是三宝太监下西洋一事。
      那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垄断专营公司,靠着行政命令禁止民间出海,但官方垄断香料贸易,确实赚钱。
      这些商人们便有些担心朝廷会不会采取这样的政策。甚至怀疑朝廷会不会再度禁海?让朝廷自己垄断南洋贸易的利润?
      新兴阶层们的担忧和期待,刘钰当然懂。
      在一通马屁之后,他也是开门见山。
      “尔等今日宴请我,若说只是为了祝贺天朝再下南洋、万国来朝;亦或是说祝贺我再立新功、武功赫赫……其实我是不信的。”
      “你们也与我多熟悉了,你们真正关注的,我岂不知?要知道,这对倭……呃,对日本的贸易,也是本官一手操办起来的。”
      “这些客套话,今日便免了。”
      说着,朝着北边拱了拱手道:“圣天子差遣我从松江上岸,倒也不只是为了叫那些小国使节见见天朝富庶繁华。你们想知道的事,今日当可知晓。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皆为国本,尔等商贾,四民之一,圣天子岂能不在惜?”
      “加之之前伐日、今日下南洋,尔等也都出力不少。有提供船只的、有运送粮草的、还有出辅助船的,这些朝廷都记在心里。”
      一番话讲完,提纲挈领,直击这些新兴阶层的心灵。
      这,的确都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听到刘钰谈及之前伐日、此番下南洋,商人阶层的出力,商人们心中大喜。
      既然先谈到了功劳,那肯定是要让众人一起跟着吃肉的。就算是不吃肉,也能喝口汤不是?
      现如今松江府的大量豪商,手里都捏着一笔现金,就等着下南洋的战事了结,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呢。
      这几年投资方向也有不少,很多都是朝廷主导的,也都还算赚钱。
      比如虾夷的垦殖和鱼虾买扑、比如辽东铁矿的开采、比如京畿煤矿的开发,听说这几年还要主持一下天保府的石油搞一种能替代上等鲸油的灯油……
      但这些,比起来南洋贸易,似乎终究是差了一些。
      都知道南洋贸易赚钱,想想也知道,这西洋人不远数万里,跨越几重大洋跑到南洋,若不是暴利,哪能那么大的瘾头?
      虽然也不知道朝廷到底准备怎么搞南洋贸易,甚至不知道朝廷到底是否向商人开放。
      但是,只要朝廷没有明令说绝不可能,这些人就心存一丝希望。
      心存一丝希望,就早早预备下了大量的现金。免得到时候募股的时候,手里没有现钱,竟还要去借高利贷。大顺这边的贷款利息,可比阿姆斯特丹高多了。

第四七一章 商人的期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