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四一章 最后的布置(六)[2/2页]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提,是大量的良民,投靠给贵族阶层当奴婢了。
      或者因为税赋问题等,使得大规模出现了类似于明朝诡寄投靠的现象,被税逼的宁可去当奴婢也不当良民。
      所以给朝鲜王室逼急眼了,不得不改一滴血原则,为母系原则,试图控制更多的良民。
      应该说,也就幸好朝鲜国距离太顺太近。
      但凡远一点,不在直接干涉范围之内。
      通过奴婢从母法、还是一滴血原则,就足够推出来,其王权所掌控的力量,越发衰弱;掌握了大量人口、土地、奴婢的贵族,要按天朝的传统,早就狗脚王了。
      这种情况下改革,肯定要出大事。
      而且肯定越改越乱。
      让奴婢从良,这不是从贵族士大夫嘴里夺食?
      刘钰估摸着,伴随着开埠导致的一系列情况,朝鲜国的内乱,可能也就这几年了。
      贵族可以免税、逃税。
      税赋都压在良人自耕农身上。
      开埠导致的小农破产。
      大量的良民肯定往贵族士大夫名下跑。
      很简单的道理。
      假设理论上十一税。
      原本一百万良民,交理论上的十一税。
      现在这一百万良民,都往贵族士大夫名下跑,去当奴婢。
      那这一百万良民的税,就得压在剩下的三十万、五十万身上。
      朝廷收税,就此时的行政能力,肯定是包片收。你这个县理论上交多少税,良民少了,良民身上的负担就算是理论上十一低税,到时候估计就是三一税、二一税了。
      那还不往贵族士大夫名下跑当奴婢,还傻乎乎地当良民呢?
      理论上,良民可以科举成为第二种姓……但理论上,考科举的前提得要脱产学习且识字。
      为了这个理论上的种姓特权,去交二一税?还是放弃这个理论上的种姓特权,去给人当奴婢投效?
      这事儿,大顺这边的人,读读前朝史,还是门儿清的。
      改革改革,基本上就是黄宗羲定律。
      理论上新税取代旧税。
      实际上多半要变成新税加旧税。
      现如今大顺更逼着朝鲜国开埠贸易。
      原本可能要憋个五六十年才爆炸的矛盾,现在多半就要炸了。
      甚至可能改革有点成果而续命的机会,开埠之后,那是一丁点机会都没了。
      再说,开埠之后,各路搜集情报的人,也没闲着。刘钰心里有数。
      炸,也就这几年的事了。
      刘钰琢磨着,也该培养点带路党了。
      朝鲜国一旦炸了,大顺肯定是要出兵干预的。
      至于说,怎么个干预法,主动权在大顺这边。
      是废除贱籍、均田布德、三年不征、贱人从良、丈量土地,然后郡县?
      还是坚决站在反动势力一边,以更多的特权为出兵代价?
      这倒无所谓。
      大顺又不是汉唐。
      土地私有制是基础,郡县之后,肯定是和大顺这边的土地制度一样。大顺的官员,也压根整不明白国有土地那一套东西了。
      今儿均了,三年就有一堆被兼并破产的,正好进煤矿。
      实际上,速度要快得多。以刘钰在阜宁县的改革来看,均田之后,即便有青苗贷,兼并和贫富分化速度,依旧非常可观。
      当然,如果选择郡县一之,那就需要一批精锐的带路党。
      要年轻。
      要相信“天下”这个概念,而不是去相信“国族”这套东西。
      要支持均田,并认为均田是仁政,大顺出兵是吊民伐罪。
      要懂汉语,且通儒家经典。
      要能在郡县过程中,迅速接管地方政权。
      显然,权哲身是很适合的人选。
      年轻、激进、慕强。
      老师又是大儒,名声在其国颇高,关系网比较密。
      不过,带路党,这是计划甲。
      如果大顺采取计划乙,即出兵镇压农民起义,或者贵族内乱,坚定站在腐朽势力一边,勒索更多的特权。
      那计划甲的带路党,也就没用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刘钰琢磨着让权哲身回去弄个几十号人跑过来,“学习”富民之学。
      养几十号人,就算天天给上士待遇,也花不了几个钱。
      顿顿狗肉也吃得起。
      真要采取计划乙,事儿更简单。
      现成的经验,都不用学。
      开煤矿。
      贵族士大夫出私属奴婢干活。
      工资或者分成给贵族士大夫。
      朝鲜国第一种姓,和大顺资本家合作,经典的买办与帝国主义合作的模式,榨干底层的鲜血。
      或者镇压之后,一堆“罪人”,判处挖煤。
      世界是动态的,大顺到底采取计划甲还是计划乙,并不固定。
      要是等着大顺出兵的时候,已经有了七八十号带路党精英,那么采取计划甲的可能性就增多了。
      现在权哲身既然在刘钰的过滤选择之后,选择的不是扯王道霸道,而是问富民之策,那就好说了。
      富民之策,无非三样呗。
      均田,配农学水利等实学士大夫。
      南边种棉花卖给松江纺织厂。
      北边挖煤矿卖给新兴蒸汽工厂。
      就现在这个情况,也跳不出这三样之外,不可能有第四种办法的。要不然还能干什么?
      故而刘钰也不需要骗权哲身什么,他真能给出“富国”之策。

第八四一章 最后的布置(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