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简单朴实的要求噎得郑鸿铭直翻白眼,心想这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小孩子,看上去是童言状结构来支撑,而将水线附近的多条龙筋进行加粗加大,这样即便遭到对方炮击,除非是重炮的穿甲弹,否则两侧更厚实的壁板既能加强船舷的抗弹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重心。”
一帮人围着图纸看了半天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在减重的同时还能加强结构,关键是原本最耗费好木料的龙骨被改成了笼状,使得造船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但是这样改能否保证底部坚固却谁都没有这个把握。
张环也挤在人群中看着那张图纸,他是不知道姜田什么时候画的图纸,但是他却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窍门:“先生这是将集中在一点的力量分散于全船啊!可您不是说过,全通龙骨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此技欧洲尚不能掌握,现在却又要创新?”
短短的一句话,本来还有些看不上这个小孩子的研究员们都刮目相看,而且他的疑问就是在一艘本来就很标新立异的船上使用更加新颖的内部设计,是否能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众所周知因为在明代以前中国的航海发展一直没有停顿,所以到了明代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许多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比如船舵、纵帆、隔水分舱以及全通龙骨。这些技术使得中国很早就能用木头造出宝船那种巨舰,缺点就是对航速的追求一直不高,加上海禁造成的技术流失,才使人感觉在明末的时候,欧洲造船水平已经赶超了中国。其实真论起先进程度还真不如咱的福船,姜田正是想改变传统船型过于缓慢的缺点,又担心木材限制造船业的发展,才提前抄袭了笼状龙骨结构。像拼接桅杆一样,能规避木头的限制,但是对于工艺的要求却更高了。
“总之,这艘船不用改动了,等舾装完毕就马上进行海试,拼接桅杆到不了就先改用库存的桅杆,海试的数据主要用于下一艘试验舰的建造。”姜田看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纸上,赶紧拍板定下了基调:“至于这种新式的设计,你们抽调一些不影响试验进度的研究员进行预研。”
等郑鸿铭安排完工作之后,一直没说话的色狼看周围没有外人之后,咂咂嘴小声说道:“这么贵的一艘船万一不好使就这么浪费了?”
不止是色狼,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说白了就是这船舶试验是不是被姜田搞得有点浪费了。
姜田看看周围这些人,然后遗
第一百五十四节、费钱的军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