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应该有个场记打板,可惜剧组人不多,好在齐心协力想做好这件事儿,也不想把老太太在淋坏,当下都比了个没问题的手势。
於歌把摄像机往那儿一架,调整好角度,脑袋里边儿想着画面上有张九宫图。
四条交线。
四个交点。
远处的山,远处的道。
近处的路,近处的草。
中间的老太太弓着身子,一手拿着竹篮子,慢慢的走在这条路上,踏向崎岖的山坡。
“开拍。”
於歌低下来头,准备时刻调整画面角度和焦点。
金亦芬老太太慈眉善目的,从后面走了过来。
每踏一步,都得晃一晃。
拐棍在她的手里好像是唯一的支撑,让这个身体近乎呈九十度走路的老人,看上去孤苦无依。
一只手拎着盖上碎花布的竹篮子,破旧不堪。
里面的鸡探出来脑袋,大红鸡冠是整个画面里最鲜艳的色彩。
可是却夺不走那个老人的半分光彩。
一步,两步。
雨点打在老人身上,白发苍苍的她慢慢抬头。
於歌站的位置是后机位。
前机位由另一个摄影人员把控,也是组长。
他画面里的老人满脸褶皱,老人斑在整张脸上留下痕迹,嘴巴干涸,一点儿水分也没有。
她抬头看了一眼崎岖不平的山路。
双眼混浊,没有半点儿亮光。
外孙和我说想吃鸡肉。
咯咯叫的鸡我哪里有。
我只有头上的一顶银簪子,脚下的一双破布鞋。
只好把最新鲜的蔬菜拿到镇子上去卖。
等了一上午,竹筐子里的菜也没有卖出去。
镇上的面太贵了,我不敢吃。
我继续等着。
等着是对的,没一会儿就有人来买我的菜。
我不会说话,只好拿手和他比了个数字。
可是他怎么不要了呢?没有看懂的话,我可以和他再好好比一次。
只要一点韩元就够了。
我想给我的孙子吃鸡肉。
好在下午,终于有人看懂了我比的数字,我拿钱买了一只鸡。
快点儿回去吧。
我可爱的外孙还在等着我呢。
他真是个可爱的子,还会帮我穿线。
我再也看不清那么细的线怎么穿过去针孔咯。
於歌慢慢的推近镜头,让老人始终处在他预想的画面中。
慢慢的调整角度,跟着老人走上一半的山坡,就让老人在镜头的右侧一点点出画。
如果再往上调整角度是没问题的。
但是却会拍到前机位。
李廷香见镜头足够,喊了一声“咔。”
连忙有工作人员过去给老人拿了件厚点儿的外褂,给老人撑起来伞。
於歌杵在原地不动,还捧着摄像机。
感受着刚刚最原始的画面,最真实的镜头。
就像现在脚下的黄土地一般。
沉稳,踏实。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这一刻,什么大师的镜头在他脑子里都变成了假的。
踩着的东西,才是真的。
第二十二章 一场春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