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库布里克。”
“大卫林奇。”
“弗里茨朗。”
“还有好多好多,格里菲斯,奥逊威尔斯,查克卓别林,今敏,史梅云耶,黑泽明,津安二郎,王家卫,姜文……”
朴光春大导演插了一句嘴。
“你觉得最天才的那个。”
於歌愣了愣。
这下被难住了。
想了半天,特为难的和朴大导演说。
“这个没办法说啊,我觉得都是天才一类的人物,很幸运他们能遇到电影,也很幸运电影有了他们。”
“这我想不到了。”
朴大导演开始反问刚刚於歌提到的几个名字。
“查克卓别林?”
“他确实很天才,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他都一直致力在这上边儿,而且他的影片大都是自己编导演,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太经典了。”
“那,你刚刚说的奥逊威尔斯?”
“我觉得所有从事严肃电影事业的导演、演员,都会觉得他是个巨人,他肯定也是真正的天才。”
於歌面露为难。
“所以我怎么知道谁最天才啊,都是我只能追求的人。”
“塔可夫斯基呢?”
这个於歌刚刚没提到,他听见以后愣了愣。
这是每个要学电影的人,需要最先了解的伟大电影人之一。
於歌在大学的影视资源比以前只能看影像碟的条件好太多了,那些东西他一辈子也看不完。
塔可夫斯基,作为诗人,从《镜子》里就可以看出他时候就对身边事物的特征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同时他也解释了什么样的诗歌是浑然天成的,什么样的诗歌是矫揉造作的,由此还引申到了电影中的诗意。
作为作家,他的文学作品《雕刻时光》能够同时做到思想上的深度和严谨的辩证
这已经不是天才的概念可以诠释的了。
这是另一个范畴,大概属于课本上的人物那种。
你能说树人先生是天才嘛?
这是肯定的,但是他仅仅天才就够了吗?
不是的。
所以於歌顿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许久才开口。
“不知道怎么说,但是刚刚提到的每一位,都是我只能望其项背的伟人,我很向往,也不敢遑论前辈,只能说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电影的今天,我只是个追寻前辈足迹的学生。”
朴光春点了点头,很是赞许於歌。
“我特别喜欢你对电影的态度。”
“别的不管,但是你对电影的态度,这份虔诚,敬畏真的是让人喜欢的要死。”
说完喝了口茶。
於歌听见大导演这么夸自己,不知道怎么应。
问了一句。
“为什么突然问这些啊,导演?”
“我就是觉得,整个亚洲内,电影太需要一股虔诚认真对待的风气了,这是我最近的感悟。”
於歌这回不答应了。
摇了摇头。
“不,导演,其实我觉得rab电影,一直走在亚洲电影的前面,他们对电影的态度真的才是虔诚。”
“历史上辉煌的那段不说,近十几年来的是枝裕和,园子温他们那一批导演,也是有着无比真诚的一颗心。”
“我很羡慕。”
於歌说完,怕自己强调的不够。
“特别羡慕。”
“因为我自身国家的某方面条件短缺,而在韩国电影新兴,一切都是未定数,如果按我本来的想法,我很想在那里读书的。”
朴光春导演喝了口茶,听完以后顿住,半晌没说话,就盯着手里的茶杯。
於歌也没继续开口打扰,过了许久,朴光春大导演开口了。
“挺好的。”
“你的想法都挺好的。”
“说起来。”朴大导演说着话伸了个懒腰,骨头嘎嘣嘎嘣响,“寅成和我说过想让你也去他在的那个剧组拍电影。”
“偷偷和我说了一次。”
於歌一下愣住了。
心里是又好气又感动,这子。
……
过了差不多有半个时,外面的天都从蒙蒙亮变成了一晃的大白天。
於歌才从朴大导演的屋子里退出来,悄悄的关上了门。
在门口呆了半天,从兜里掏出来烟,点上一支。
然后走到了旅馆的楼道口,坐在台阶上发愣。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抽完一支以后又拿出来一支,准备点燃,听见楼上有人哒哒哒的下来。
扭头一看,妮子刚叫完人回来。
见着於歌在这儿自己坐着抽烟,过来问了一句。
“欧巴你叫完人了。”
於歌对她招了招手,“你过来。”
妮子跑到於歌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坐在台阶上的於歌,也蹲下来,“怎么了?”
“明儿陪我买个手机去。”
“不管工作了啊?”
妮子一愣。
“请假了。”
於歌抽了口烟,吐出来烟雾。
妮子被烟雾缭绕,脸上一个不开心的表情,一下就把於歌的烟拿了过来,“别抽烟了。”
接着又问一句。
“为什么请假了啊?”
第三十三章 虔诚与敬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