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东西立在一旁等着。
一等就是半个时。
半个时以后,老人不开心的把笔扔在一边,皱着的眉头更深了。
摘下来老花镜,看向等在旁边儿的於歌。
“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了这么久,你是东国大学的那个留学生对吗?”
於歌腿都站酸了,一见老人说话才立马动了动身子,摆的直了些,“对,是我。”
“啊,听说你还拍摄过一部短片拿下了釜山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侥幸,侥幸。”
於歌这会儿还是比较恭顺的,像严正顺那个乖乖娃子一样。
“有带来吗?”
於歌连忙从手里抽出来《完美的红绸鱼料理》的光盘,递了过去,“带了。”
郭在容导演起身接过来,走到桌子另一边儿,打开了影碟机。
把光盘插了进去,一套过程也没和於歌说话,於歌就在一边儿站着。
没多会儿,电视上就看到了於歌以前拍的《完美的红绸鱼料理》,那个幽暗的厨房,那个黑色血腥的空间。
有趣的厨师,总是瞪着眼睛的红绸鱼,一堆化学器材。
於歌在一边儿跟着郭在容导演又看了一遍,心里感慨万千。
他给自己这部完全操作的短片,现在可以打七分。
郭在容导演看完也是差不多这么想的,看完以后摘下来老花镜,问旁边儿的於歌,“还有别的吗?”
於歌又连忙将《爱回家》里自己拍摄部分混剪递了过去。
这个电影前一阵子已经上映了,广受好评,最后的票房成绩居然足足有四百万观影人数。
这个可以说是很恐怖了,韩国总共才四千多万人口,意味着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看了这部电影。
换算在我国,大概就是一点三亿的观看人数,一张电影票哪怕算成三十,也是个恐怖的数字。
三十亿,妈呀,不要想了,於歌都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国内有一部三十亿票房的电影。
还好也不能这么换算,毕竟国内的人口工种不同,农民也不看电影,你要是真按这个比例算,就是错的离谱了。
不过这也很吓人了好吗,在韩国,能超过三百万观影人数的电影,都是排的上号的了。
何况现在韩国致力发展电影,还有海外销售成绩。
想想自己蛋疼的挣得那点儿屁钱,真是心里凉。
听说这电影的制作成本将近十五亿韩元,不到一千万人民币,虽然肯定是官方虚报,大概也就七八百万。
想当初朴光春大导演的二十四亿大制作,破千万人民币的《退魔录》,也足够吓退一票人了好吗。
现在做电影真的是越来越贵了,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值钱,当然最贵的还是要属演员的演出费用,现在的明星效应越来越恐怖了,像於歌这个勉强摸到第二阶梯的外围,还是要多努力。
当然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来,这样的电影制作费用变化不过短短四年,由此可以看出韩国电影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郭在容导演应该是看过《爱回家》,他很欣赏这个电影的导演李廷香,对於歌在心里也有了个大约的评价。
“中规中矩,灵气十足。”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庸人之资,也不知道能否担任他需要的角色,他老人家没有刻意偏见的意思,只是他这次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物。
当下问起来。
“还有别的吗?”
於歌愣了愣,却又摇了摇头。
自己在玛德琳蛋糕剧组的工作不算是导演要的那一类,而且电影虽说接近完工,也没拍完,更没后期,没有东西让他拿出来。
郭在容导演颇为惋惜,一下也不知道说什么,老人思索起来。
突然想起来什么,拿过来刚刚一直勾勾画画的剧本,给於歌递了过去,说道,“来,你看看这段。”
“不要管前面,你就说,一对恋人,因为家庭封建分手,男的去参加了越南战争,回来后和女的相遇,应该怎样。”
郭在容导演拿起来本子给他。
於歌礼貌的接过来看,看到原来的一段是男主角回来后和女主角坐在一起谈话,说自己在越南战争拯救了一个战友的事。
现在被郭在容导演勾勾画画的不成样。
於歌先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很符合剧情发展,郭在容导演自己在这里改来改去,想要的是什么呢?
陷入了沉思片刻,时间一下过去五分钟,他突然抬起来头,眼睛发亮。
“他在战争中失明了。”
郭在容导演听完,眼睛刹那间瞪大的吓人。
“然后呢?”
“可是他在昔日恋人的面前,装作一副正常人的样子,和她说自己一些微不足道的事。”
“一点没有提及在越南战争时候的事。”
“他很开心,即使看不见任何东西,可他还是笑着告诉她。”
“他现在过的很好。”
“无关乎嫉妒,刺激的情绪,只是平淡的希望她也能过的好,开始没有他的人生。”
於歌顿住,就此打住,想到了这里。
郭在容导演一拍大腿,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眼神发亮。
第三十四章 郭在容导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