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必定无疑的了!”
皇帝点头,同意他的见解,道“裴卿如此决心,朕准你赴营,你且回府等候旨意”
“臣告退……”裴度跪地退首,而后缓缓出了殿门。
“儿臣不孝,让父皇担扰,只是当日被人下了药,三日前才发现有人假扮儿臣回长安,儿臣不得以在长安朱雀街除了他,未能提前告知父皇,儿臣罪责难逃,请父皇降罪”安奉即刻跪地,对着皇帝缓缓说着。
李恒皱眉,心中思量:父皇如此为护与他,查也不查便当着朝臣的面,认了他,看来父皇心中对李恪果然有异。
皇帝抬手,是以安奉起身,浅笑道“若非如此,朕如何下定决心去除李师道吴元济两个叛贼,三郎……”说着看向李恒。
“儿臣在……”李恒颔首道。
“今日正是上元佳节,长安城内景色宜人,晚间更有灯会烟火,今晚你陪着八郎去逛逛,让他了解长安民俗”皇帝望着他,喃喃道。
李恒点头微笑“是……,八弟,刚才得罪了”说着望向安奉。
“无防,今后还请三哥多多照俯与我,父皇,母亲身子不好,若是听了昨日之事,定伤心难过,儿臣可否前去探望母亲”安奉向前走了一步,不悲不抗的望着皇帝,悠悠说。
皇帝面色不改说“你去吧?对了,记得明日回宫与宫中众人,同庆上元佳节”
“多谢父皇,儿臣这就去给母亲请安,不打扰三哥与父皇议事”安奉伸手对着皇帝行与吉礼,便低头退下。
长安西市,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传播四海,成就了唐朝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朝晚上实施宵禁,如果您在半夜出门乱溜达,很快就会被巡逻的武侯带回去问话,但是在上元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们赏灯,称为“放夜”。
所以,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至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上元灯节这一天,皇上也抵挡不了夜晚的欢庆气氛,不惜斥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那时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视不暇,宫中选出的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三百贯。
宫中还盛行其它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比如蹴鞠和打马球,以及拔河比赛。
让我们来随机走进一座看似身份显赫的贵气官邸,跟随着侍女走过弯弯曲曲的回廊,就能听到楼上传来丝竹的音乐声,也能看见舞伎们翩翩挥袖的影子。
楼下的院子里,已经摆好了香案,上面放有一些应季的鲜花、酒水等食物,——炉中烧的是小香饼子、小香块哟。
这么欢乐的日子里,以长安人豪迈洒脱的性格,桌上怎么能少得了酒呢?看看桌上案头这一只只精美的小酒杯,各式各样的贮酒器、分酒壶,不禁感叹,当然了,如果您觉得自己酒量尚浅,不宜豪饮,那么品茶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长安人的饮茶已愈来愈趋近于生活化,茶圣陆羽,茶仙卢仝的出现,令当朝皇帝也大为赞赏,上行下效,致使唐代茶道及茶具也突飞猛进地发展,造型极为精巧,看看眼前一个个造型生动的美器,果真是大唐盛世,生活像艺术一般诗情画意啊!
出了府邸大门,街上更是热闹非凡,可别小瞧这踏街观灯,于则天皇帝之后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子,不受妇德的束缚,之前连楼都不得轻易下,上元节却是例外,能得放飞自我,畅所夜游。
西市,长安最繁华的地方,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别提多热闹了,天空中时不时放着五彩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接着便是如星般的灯笼,有赏花灯的,猜灯谜的,卖花灯的,以踏歌为盛,人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今晚的人们一般都四五为伴游走街市,话不多言,我们来看,上元节灯会上发生什么事了吧?
人群中,有位公子穿着墨紫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玉带上束着一枚金色碧玉的玉佩,她缓缓而行,玉佩若隐若现,名为缀罗樱。
她的旁边有个小厮,手中为何拿着冰糖葫芦?
那公子浅笑一下,抬袖露出白皙手臂,左顾右盼,步伐风清云谈,此刻停了下来,望向那位小厮“吹雪,可有看见我哥……”
————张琛郢著————
9.第九章:上元灯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