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小城城头之上,张威已然多日没有合眼。只见他双眼布满了血丝,年轻的面容看着有些枯槁,可他握刀的手依然坚定,身子也站得笔直。清风拂过他略显杂乱的发髻,又吹打在他身后高耸的“晋”字大旗上,哗哗作响。
坚守桃山几日以来,张威一直就没下过城头,千余热血壮士也多半守在城上,累了就和衣而睡。秦军势大,好在秦将俱难也是仓促追来,无有攻城器械,因此在最初两日攻城遭到桃山军民奋勇抵抗之后,他便放弃了强攻,单等城内粮尽。
城中存粮本来不多,又一下涌进好几千人,顿时显得捉襟见肘,就是减餐减量,算来也不够十日。张闵念子心切,急报中故意说多了不少,也是怕朝廷算算时间不够,不肯发兵来援。
城下的百姓看着城上张威坚定的身影,觉着心中踏实了许多。可他们不晓得,自从张闵的援兵大败而回,焦灼早已遍布张威的心头。
他心里清楚,再过得几天,只要城中粮尽,那便是桃山失守之时。城下秦军狰狞的面孔提醒着他,当那一日来临,城中军民怕是个个都要遭受秦军报复带来的灭顶之灾。可是在这之前,他仍然要挺起胸膛做好这桃山的保护神。
张威别无他法,只能祈求上天降下奇迹。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他身侧的千余壮士,都是年轻豪迈的汉子,到了这步田地依然个个追随不怯。
。。。。。。
广袤的江北平原之上,骁骑军三千骑策马狂奔,手上的马鞭挥舞不停,直欲把胯下马打得飞了起来。他等衣不解带、睡不卸甲、食不下马,靠着一口干粮一袋清水,硬是跑出了日行两百里的夸张速度,绝对是当世罕见。
段随、费连阿浑、刘裕、染干津、段昌、段隆。。。一张张年轻勇毅的面孔在阳光下显得神采奕奕,便是如皇甫勋这般年岁已然不小的老军油子也受到了感染,一般无二的昂扬振奋。
段随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起到了作用,对秦军的憎恨与卫护晋国百姓的责任感则转化成了无穷的战意,一路奔来纵然风尘仆仆,却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只有那纵马江湖的满心快意。
便是这样一支年轻朝气的骑兵,短短六日之内,竟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建康奔到了千里之外的桃山,莫说俱难不可能想到,便是建康上下也无人相信——桓党的政敌们固然在默默等着看笑话,桓温自己也是焦躁莫名。
段随也算是打老了仗的,快近桃山之时,他广撒侦骑,主力则躲在远处静静休整。自荐前去侦查的刘裕果然不是凡人,回来时把秦军的分布动向摸了个一清二楚,便如在段随面前开启了地图模式。反观秦人,自打击退张闵所部便变得松散大意,戒备不严。这也难怪,便是王猛在此,又如何会料到晋国竟然出了一支精锐骑兵,更能在数日之间自建康杀到桃山?
于是第
第十八章 桃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