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章 桓冲[2/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段随一愣:“桓幼子?莫不是那江州刺史、南中郎将桓冲?”
      谢安抚髯笑道:“不错,正是此人。桓幼子文才武略,最得桓公器重。他外镇一方,大权在握,实乃桓家第二人也!”
      段随愈加迷糊:“安石公,请恕段随愚钝,这却是何意?”
      谢安左右瞅了一眼,突然凑了上来,直撞到段随耳边,倒把段随吓了一跳:安石公几时变得这般鬼鬼祟祟?只听谢安低声道:“桓幼子虽是桓氏中坚,却与其兄大不相类。其人心怀晋室,并不赞同其兄篡国之举。。。”
      段随眼睛大亮:“果然如此?”
      谢安并不答话,眯起眼睛在那里摇头晃脑起来,脸上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俨然一个老神棍的模样。
      安石公所言岂能有虚?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桓家兄弟的父亲桓彝在东晋苏峻之乱的时候,以孤城抵拒叛军,守死节而不降,最后血洒泾县。他死的那一年正好桓冲出生,作为遗腹子的桓冲自小就被家人长辈灌输乃父的忠节思想,对忠君报国之道深以为然。成人后桓冲学识渊博之余,更屡立战功,虽然遵从其兄桓温,但内心深处并不附和桓温篡国的念头。魏晋时候的人物旷达不羁,哪怕是仇家也经常会说出对方的好话来,谢安与桓冲又素有交往,是以知晓桓冲之志。
      须知魏晋时候最重门阀,世家大族与皇族共分天下,这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虽说对司马皇族算不得尊重,可也容不得其他世家染指这尊宝座,这也是王谢殷庾等家族与桓温矛盾重重的主因。然而世家大族之间又世代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错综复杂至极。本来大家伙相安无事,实在是因为桓温功高震天,皇室又太孱弱,这才让桓温生起了代晋自立的念头。桓冲对此却大是不赞同,此次应邀前来姑孰也只是碍着桓温的面子罢了。在桓冲心中,只要桓氏一族的宗族利益不曾受到大的损伤,他是情愿众世家联合起来一心为国,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说起来,此人真真正正是个忠诚仁者。
      段随不过出声确认一下罢了,谢安答不答话皆无妨,以安石公的为人,如何会与自己开这等玩笑?正要说话,那边厢谢安先开了口:“实不相瞒,老夫与那桓幼子交情不浅,你来之前老夫已然修书一封送与他处,言道你段随忠诚为国,又骁勇善战,实乃国之栋梁。倘若因着什么碎事叫桓公那里生了误会,还请他多加帮忙,照顾你的周全!”
      段随长出了一口气,心中大喜过望:到底没有白来一趟!没想到安石公早已帮自己做了打算,自己这颗大好头颅说不得就要倚仗这位桓幼子来保全了!赶忙站起身来,朝着谢安深深作了一揖,连声称谢。
      两人之间的些许不快就此一扫而空,当下东长西短又瞎聊了一阵,夜深人静的时候,段随起身告辞而去。他两个倒是心照不宣,居然谁也没提谢道韫那一茬。
      事不宜迟,第二日段随便收拾了行装往姑孰而来。既然不敢翻脸,那就还要继续装作“西府忠臣”,段随思忖之下,索性只带了亲兵队主段隆同去,此外再无一兵一卒相随,也好显得他心中无愧。

第四十九章 桓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