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四处乱窜,自寻出路。可笑几十里外的秦军犹自严密防备,全不知晋军乱象。
段随眉头紧皱,却也寻思不出什么好主意来。费连阿浑上前道:“头儿,非是我骁骑军没尽力,周仲孙无能至此,竺瑶又贪生怕死,这次怕是回天乏力了。我等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段随点点头,说道:“如今的形势,绵竹已成孤城,周仲孙所部又已崩溃,看来也只得逃命自保了。”
刘裕插口道:“我等马快,若只是逃离绵竹,问题倒是不大。只是我等远来,又不知本地山川地理,却不知往何处去啊!倘若秦军早有算计,沿路设伏,那就大事不妙了了!”众人一起色变。
段随闻言,脸色也是一沉。忽然看到外面周仲孙正在大声叫喊,招呼自己的亲兵牵马备鞍,顿时嘴角扬了起来,说道:“慌什么?你们瞧,大好的向导就在外边!”
大伙儿一看,纷纷笑了起来:“不错不错,周仲孙领蜀中久矣,必然熟知此地山川地理,我等个个有马,还怕跟丢了他不成?”
不得不说,周仲孙跑起路来效率颇高,说到做到,当天夜里便弃城而去,由于他军中马匹不多,便只带了百十个心腹,匆匆闪入夜色。动作之快,莫说秦军那边的姚苌、徐成不曾预料到,便是绵竹城里也没几个人发觉。
一路疾驰,不知为何,总是听到后面马蹄隆隆,似有千军万马追杀而来,却又若即若离。周仲孙吓得魂飞魄散,玩了命地狂奔。好不容易捱到早上,满头大汗的周仲孙回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身后确实有几千大军紧追不舍,不过并非秦军,而是段随的五千骁骑军。
段随笑着上前见礼,说道:“周刺史,不知此去何往?”
周仲孙又羞又气,却也不敢得罪段随,讪讪道:“益州已无我等立足之地,东去江陵必为秦军所伏。为今之计,唯有遁去南中(彼时南中诸郡: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平蛮、夜郎等,盖今之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也)。不瞒从石说,我在南中颇有故旧,从石随我此去,大可宽心!”
这老小子!思路清楚,熟知地理,还来了招狡兔三窟,在南中居然有窝点,端的是一等一的好向导!
。。。。。。
当段随跟着周仲孙这位好向导,钻穷山穿密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南中的时候,竺瑶已经领军退到了巴东。朝廷倒是没有怪罪于他,反而下旨罢免周仲孙的官职,改封竺瑶为益州刺史,又迁竟陵太守、奋威将军桓石虔为梓潼太守,带领一万五千大军到巴东助阵。这几个任命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两个再行进兵,收复梁益。
于是竺瑶与桓石虔两个合兵一处,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巴东,再次西进。可惜隆冬腊月,路途艰险,大军进至巴西已是精疲力尽,兵粮也难以为继。无奈之下,竺桓二人放弃了继续进兵的打算,退回巴东,只待来年开春再寻机入蜀。
至此,短短数月之间,秦国尽取晋国的梁益两州,声威大振直达南中,西南各族如邛、莋、夜郎等,纷纷遣使来附。大秦天王开怀不已,下令:升杨安为右大将军、益州牧,镇守成都;升毛当为镇西将军,梁州刺史,镇汉中;任姚苌为宁州刺史,镇垫江;迁王统为益州刺史,镇仇池;朱肜封左将军,兼秘书监;徐成升折冲将军。。。
第一百零五章 向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