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灞桥[1/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自酆镐以降,多为帝都。
      虽几经离乱损毁,汉朝时候留下的城垣、宫室依旧傲笑风中;加上秦国两代人三十余年的修缮重建,此刻的长安城城高堑深,宫宇鳞次,瞧来气象万千。
      五月里阳光明媚,光影照射下,巨大而绵延的长安城郭显得愈加巍峨雄壮。一队百来人的队伍踏上灞桥,正朝着长安城驻足远望。队伍最前头,周仲孙抚着自己的山羊胡不住叹息:“好一座长安城!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语出班固《两都赋》)。诶!可惜啊,沦于胡夷之手,竟已是一甲子前的事儿了。”
      老周是第一次来到长安,眼见此城气势不凡,不由得慨叹再三。段随则是旧地重游,此刻心中抑制不住的激动,满脑子尽是慕容燕的一颦一笑,于是不说话,只乐呵呵地发笑。
      刘裕眼中放光,喃喃道:“这便是汉高祖龙兴之地呵。。。斩白蛇、起草莽、定关中、夺天下。。。大丈夫当如是尔!”话音未落,早被段随一瞪眼,吓得一伸手遮住了嘴巴。
      刘裕这厮平日里总是自称汉高祖刘邦弟楚元王刘交第二十二世孙,此刻也算有感而发,只是这话未免大逆不道了些,好在除了段随,并无旁人听到。至于段随么。。。自然不会放进心里去,只暗暗好笑:若是哪天我告诉你小子,日后你会代晋自立,嘿嘿,也不知会不会吓你个半死!
      秦国派来接洽的官员不久出城而来,寥寥几人罢了,且官职不高,为首的不过是个理礼郎。老周大是气愤,当场跳脚起来。
      原先他以为大晋使者来长安归俘,自己又是晋国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按礼秦国该派出大鸿胪出迎才对,再不济也得来个大行令罢?哪里想到苻坚这般傲慢,竟喊个芝麻大的理礼郎跑来打发自己。于是吹胡子瞪眼睛,一脸的不高兴,总算士大夫的风度还在,不曾骂出口来。
      不料那秦国理礼郎架子比老周还大,不耐烦地说道:“还进不进城?不进我自行回去了。”
      这一下老周可气坏了,大叫道:“岂有此理!这便是秦人的待客之道?好好好,你回去就是。此间二十九名俘虏,便随我回建康了!”
      秦国理礼郎冷笑一声:“那可由不得你!”招招手,灞桥附近几队铁甲卫士缓步而来,堵住了晋国使队的去路。
      老周涨红了脸,指着那理礼郎道:“你你你。。。”那理礼郎也瞪大了眼睛,怒目相视。两个如同一双斗鸡一般,在桥上叉腰对峙。
      这一闹将起来,可把段随乐得不轻——这厮辛辛苦苦跑来长安,可绝没安着好心:秦晋安和?那可不成!哥这次来长安,就是要把这事给搅黄咯!哈哈,老周您使劲吵,使劲闹!
      段随只怕事儿闹得不大,带着一帮手下鼓噪起来,与秦国甲士弄了个剑拔弩张,一时间灞桥左近行人闪避、鸡犬不宁。
      正相持不下间,一队精悍的兵士远远开来,旌旗招展,露出斗大的墨字:司隶校尉苻。
      轰然声中,这队兵士拥着一个貌相威严之人直走到灞桥之下。先前堵在桥边的秦军甲士纷纷退避,那秦国理礼郎撇开老周,跑过去长揖不起,叫道:“小人见过阳平公!”原来来人竟是秦国臣属里排名第一的阳平公苻融。
      

第十六章 灞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