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此处景色可好?”
“大有奇趣,不错不错!”
“那好,我两个且一路向北。难得能跑到这般远的地儿,总得带你看个遍!”
“向北?”刘裕大惑不解:“那这圈子不就绕大了?”
段随一笑:“大骊尚经不得快跑,总还要费些时日才能将养好。到时全速奔行,须耽搁不了多久。我记起一位故友,多年未见,思念得紧。他如今正在北边那平阳城里,离此算不得远,正好前去一见。”
“既是兄长之意,刘裕焉敢不从?”
。。。。。。
平阳城(今山西临汾),并州平阳郡郡治,曾为匈奴刘渊汉国之都,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也。段随与刘裕缓缓北行,十余日后,已到平阳城下。
照道理平阳久不经战事,又是一郡之首,必定热闹。不料入得城来,但见街道狭窄,人流稀疏,市井亦算不得繁华。越往城中衙署处走,行人越发寥寥,倒多了不少兵丁打扮的,不住打量他两个。
刘裕连连摇头:“这地儿不行,休说难与建康、京口比,便是同秦国那些个大城相较,也差得远了。”
到底凤皇乃是此地一郡太守,段随略觉尴尬,干笑道:“昔年燕国未灭时,平阳乃是两国边境,秦人在此镇有重兵。想必此地素来以兵事为重,民事不免轻忽了些。”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刘裕不屑道:“再说重兵把守之地也不一定就该轻忽民事,京口有整整五万北府兵,却是要多热闹就有多热闹;我骁骑军驻防盱眙小城,差不多也算两国边境,那景象依旧比这平阳繁华许多。要我说啊,这平阳的官儿多半是个不事生产的主儿。”
段随白了他一眼:“你我这就要去见的,正是你嘴里这位不事生产的主儿!”
“啊?”刘裕吐了吐舌头,满脸通红,恨不得自个扇自个两嘴巴,半晌才道:“兄长这位故友。。。这位故友,他是。。。”
“正是秦国平阳太守,前燕国的中山王慕容冲!”
段随这句话说得大声了点,不经意落在边上几个路人耳朵里。那几人目光立时扫了过来,眼中满是警惕之色。几人交头接耳一番,有一个匆匆去了,剩余人则把目光盯着段随与刘裕不放,直到他两个转过一个弯子远去不见。
段随与刘裕互看一眼,虽不在意,再说话时总也压低了声音。这时离着郡守府已然不远,两人渐行渐近,不一刻郡守府的大门已然在望。四下一看,这地儿静悄悄的,一条长街上竟全无一个人影。他两个再次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停下了步子。
段随心想自己身份微妙,可不大好直接叫门,便搓了搓手,靠在路边寻思如何行事,一时无计。便在这时,那郡守府门“砰”的一下打开,眨眼间冲出十来条精壮汉子来!一干人举棍的举棍,牵绳的牵绳,发一声喊,竟是直扑段、刘二人而来!
这些汉子虽皆着常服,但动作整齐迅捷,配合默契,段随一眼便瞧出他等身上的军伍气息。
“不好!”段随眉头一皱,心知眼前这干人不好对付,一扯刘裕便要退走。两个转身撒腿就跑
第四十七章 平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