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太元八年(氐秦建元十九年)七月初,段随率屯骑军、桓石虔领麾下荆州军,强徙万岁、筑阳等地两千余户民众登船而去。船队顺沔水而下,幸喜一路不曾碰见秦军阻截。
船队浩大,途径襄阳时,城头秦军看得目瞪口呆,急急报与苻睿。苻睿倒是有心阻拦,可惜事起仓促,秦军战舰都屯在水寨里来不及启航,加之夏季时候水流湍急,船速飞快,苻瑞只得眼睁睁看着晋人船队如飞而去,徒呼奈何。
既过襄阳,其后再无阻碍,船队遂顺利回返江南,入上明城向桓冲覆命。
桓冲大喜:一来,北伐全军皆安全回返江南,损折极微;二来,北伐前期斩获不大,本难抵退兵之辱,这一下在武当全歼两万秦军,阵斩秦国大将张崇,可谓大功;三来,徙两千户归晋,更乃振奋国威之壮举也!
是故,以桓冲之尊,竟出城十里亲自相迎,更执段随之手千恩万谢。荆州上下,无不对段随感恩戴德。只是当此时,那两千户上万百姓犹在迁徙途中——当时离乱之苦,往后生存之难,更有谁知?
不久诸军各回本所,段随亦领军回返盱眙,并往建康述职。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
氐秦建元十九年(晋国太元八年)七月中,长安,未央宫。
段随在万岁、筑阳掠徙两千余户的“丰功伟绩”果然生了奇效!若说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文字最能说明大秦天王苻坚的心情,那必然就是——“出离愤怒”!
没有雷霆震怒,不见咆哮当场,苻坚出奇的平静。他自宝座上立起,缓步走下来,左瞅瞅,右望望,越过每一个秦国朝臣,直到大殿尽头;然后又背起双手,同个老学究似的,一言不发,慢慢踱回上首,坐下。
群臣皆垂了头,任凭殿内闷热难当,只是纹丝不动。雍州牧、巨鹿公苻睿更觉着冷汗嗖嗖,背上湿了一大片——他迫退桓冲立下大功,这次回长安覆命时,本该是趾高气昂、春风得意,恨不得叫全长安父老都来瞧瞧自己的风采才好,没想到临了挨了段随扎扎实实一记“闷棍”,眼下竟是战战兢兢,心中所想,不外乎立刻离开长安逃回蒲阪(雍州镇所)。
这沉闷的气氛保持了总有一柱香时间。苻坚忽然笑了起来,笑得极其狂放,到后来竟是前仰后翻,不能自遏。群臣面面相觑,好半晌,终究还是没人敢开口问话。
笑完了,苻坚挥一挥手,便有一个中官手捧一幅诏书,躬腰上前。
“念!”苻坚脸色一正,喝道。
那中官忙不迭打开诏书,扯着尖利的嗓音念了起来:“吴人敢恃江山,屡寇王境,掠戕吾民,宜时
第七十一章 长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