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八年(秦建元十九年)十一月,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破秦军,二十几万氐族精兵全军覆没。晋军缴获苻坚乘坐的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堆积如山,牛马、驴骡、骆驼达十万之多。
四个字,举国欢腾!
不久,包括项城在内的秦国其他诸路大军或败、或溃、或退,自此大晋无忧矣!于是建康敕令征讨诸军各归本部,论功行赏。
淝水之战取得胜利,征讨大都督、卫将军谢安的名望可谓到了顶点,遂以总统诸军之功,进拜太保,余如故。
出征的三谢自然功不可没。征讨都督、征虏将军谢石以功迁中军将军、尚书令,进封南康郡公。前锋都督、冠军将军谢玄迁前将军、假节,进封康乐县公。辅国将军谢琰则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将军如故。
西中郎将桓伊进号右军将军,封永脩县侯。
屯骑大都督、龙骧将军段随迁后将军,进封辽西郡侯。麾下骁骑军主、横野将军费连阿浑进第四品骁骑将军,这本是先前段随的名号,给了阿浑倒也欢喜无垠。云骑军主、建忠都尉皇甫勋一跃成了第五品轻车将军,喜不自胜。其余众将各有升赏不谈。
北府军里,立功最巨的广陵相、鹰扬将军刘牢之连升数级,进龙骧将军,加彭城内史,封武冈县男。伏波将军孙无终升扬武将军。其余众将皆有封赏。
此外,归晋的朱序以“奇功”得授征虏将军,加琅琊内史。张天锡为散骑常侍、左员外,封西平郡公,不久又拜为金紫光禄大夫。徐元喜仍为平虏将军。
西府方面的封赏总归也少不了。建康拜车骑将军桓冲为太尉;抚军将军桓石虔以武当破张崇、漳口败慕容暐之功进冠军将军;襄城太守、振武将军桓石民加谯国内史、梁郡太守;江夏相竺瑶以退姚苌之功进奋武将军,加巴东太守。
尘埃落定,却并非皆大欢喜。
一是桓冲。这位谦谦君子自觉此役里西府其实功劳不大,甚至一度在慕容垂兵锋逼迫下失却郧城、漳口,不得已退保江南,全程更不曾分出一兵一卒助力淮南。。。这也就罢了,更大的心结则是,战前他曾讥讽谢安不懂军事——“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又说谢玄谢琰等谢家小辈乃“不经事少年”,所以此战多半会输,从此大伙儿恐要改穿左衽,受胡人统治。
结果淝水之战晋军赢得漂亮至极,顿把桓幼子的脸面扇得“啪啪”作响。虽然无人当面说破,可以桓冲为人,又岂会藏了头学那鸵鸟作派?自是羞愧难当。于是拜辞太尉之职不受,更闭门谢客,每日里锁在家中闷闷不乐。
这一日桓冲同往常一样,服了些五石散以解心愁。结果散药时吃多了些冷食,温酒又喝得嫌少,加上年岁已大、心绪不宁,以至洗冷浴时大觉吃不消,不慎一跤跌到,当场昏迷了过去。从人慌忙将之扶回内室,又请大夫来看,好歹从阎王爷那里拉了他回来。只是桓冲再悠悠醒转时,已四肢麻痹、口不能言,自此卧床不起。
另一个不大开心的,则是回了盱眙的段随段大爷。倒不是不满意封赏,实则他压根不在意封赏之事,脑袋里统共一个念头:苻坚败在了淝水,我记得没错的话,秦国灭亡之日可期矣!建康朝廷实在愚笨,不趁机北伐以复神州大地,却急吼吼撤兵回保,徒费良机。真正气死我也!
他倒也不想想,这世间有几个同他这般“未卜
第一百章 岁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