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之,待其自寻死路。”遂令高弼、悉罗腾密切关注翟氏动向。
不久翟斌向慕容垂讨要尚书令之职,慕容垂婉拒道:“翟王之功自可居此职,然则目下尚书台未建,又如何置尚书令?待六合廓清,更当议之。”
翟斌恼羞成怒,愈发笃定慕容垂有除灭自己之心。于是七月里,他遣心腹密使入邺,与苻丕商定:里应外合,掘开漳水河堤,水淹燕军。
高弼与悉罗腾岂是寻常人物?早将翟斌一言一行盯在眼里,遂一举擒下翟斌使者,并截获其往来书信,呈交慕容垂。慕容垂雷厉风行,当即下令抓捕翟氏,清剿叛贼。一夜之间,翟斌及其从弟翟檀、翟敏等,尽数成擒。
大约还是大意了一点——正在邺北驻扎的翟真不知如何听到了风声,连夜率几千丁零子母军开营北逃,抢进邯郸。子母军皆是轻骑,燕军追之不及,徒呼奈何。
慕容垂怒不可遏,当即宣读翟氏罪状,将翟斌、翟檀、翟敏等统统斩首示众。
翟真便在邯郸打起秦国旗号,大肆征发兵壮,反攻燕军。
先是慕容宝、慕容隆挥军迎击,在邺北大败翟真,将之赶回邯郸。接着慕容垂指派最器重的侄子太原王慕容楷为主将,又以慕容农为辅,进伐邯郸。翟真不敢抵敌,弃了邯郸,往北逃窜。
慕容楷求胜心切,死命追赶,终于在下邑(今址不可考)追上丁零人。慕容楷便要总攻,慕容农劝道:“我军远来至此,既饥且疲,已是强弩之末。反观丁零人以马代步,耗力不巨,可谓以逸待劳。此时不宜战也!”
慕容楷不听,率军直扑丁零军大营,果然中伏。燕军大败而回,慕容楷得慕容农保护,奋力杀出重围;屠各人毕聪、卜胜,东余人余和、敕勃等,皆殁阵中。
翟真遂得从容北去,不久抵达中山东南的承营(今址不可考),安下大寨,并与郭庆、公孙希取得联系,对段随、慕容令所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蓟城、下邑连遭大败,损兵折将,丁零人又叛出燕军,燕军声势不觉沮落。战事绵延,军资、粮草也现短缺。。。
慕容垂没有及早诛除丁零人,悔之不及,语众将曰:“苻丕已是穷寇,不如先搁置一边。丁零人才是心腹大患,如今更危及中山形势。。。孤意,先撤了邺城之围,移军北上,专心清剿丁零叛贼。”顿了顿,幽幽道:“邺城既撤了围。。。还盼苻丕认清形势,趁此机会弃城离去,孤必不追之,也算报答了苻坚当初的恩德。”
于是燕军主力移师北上,至新兴城(即当初段随与慕容令起兵的列人,之后慕容垂诏命修筑新城,改名新兴,以为燕军屯粮之所)。慕容垂下令,召慕容德所部自枋头前来增援,又命慕容宝前往清河、平原等郡征发租税、补充军粮。
。。。。。。
燕军撤围而去,邺城里头,被困多月的苻丕长出了一口气。此时邺城缺吃少穿、一片狼藉,可大秦长乐公极是硬气,毫无弃城西去之意,反而趁机修缮城墙、征集物资,更派冗从仆射光祚、阳平太守邵兴辗转河北各地,游说各郡县、坞堡,征召兵员。
光祚与邵兴不负所托——不少地方豪强眼看燕军势弱,动摇起来,遂加入秦军序列。邵兴不久便在河北南部聚起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光祚则在河北中北部动作,除开与郭庆、公孙希、翟真取得联系,更成功说服降燕的阜城侯苻定、高城男苻绍、高邑侯苻亮、重合侯苻谟等重回秦国,几个俱率部奔归邺城。又有赵郡人赵粟不满燕军横征暴敛,在柏乡(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起兵,响应光祚、邵兴。
此时河北大地上,南北燕军、南北秦军、丁零人、地方豪强、再加上公孙希的匈奴铁骑,各据一方,犬牙交错,真正是形势复杂、扑朔迷离。。。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