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九章 胶着[1/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至九月,河北大地之上,诸处战事愈发胶着。
      燕军的形势比起之前自是差得太多,可秦军那边也算不得太好——河北北部,段随与慕容令虽坐困中山,自保却是无虞,郭庆、公孙希、翟真因此不得南下;河北中部,光祚与赵粟会和,尚不及折腾,早有慕容德、慕容农率部杀来,战作一团;河北南部,邵兴兵势颇为强盛,慕容垂派慕容宝、慕容隆、慕容麟前往征讨,双方互有攻守;邺城里头,苻丕倒是暂无战危,可之前漳水倒灌入城,将城中积聚的粮草、马料烂毁泰半,将士、百姓亦疲累不堪,如今能维持邺城运转已是焦头烂额,可万万无力出击。。。
      此时河北之地,秦燕双方各自都使出了全力,若无外力加入,恐怕有得僵持。是故,郭庆心思一动,赶忙再修书一封,由公孙希共署,快马送至刘库仁处,请刘库仁再行增兵来援,则大事定矣!
      刘库仁之前见公孙希轻松获得大胜,本已心痒不已,这时再无迟疑,传令:大肆征召散居雁门(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代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三郡之匈奴各部,进图河北。
      倘若骁勇凶横的匈奴铁骑真个跟着刘库仁大举南下,燕人怕是在劫难逃。可惜,此时天命在燕,人力不可及也——刘库仁是个急性子,强令各部克日集结、不得耽误,且一应出战物资皆须自备。三郡匈奴根本无心南下,被逼得急了,竟聚在代郡发动叛乱,砍死了猝不及防的刘库仁。接着叛乱的匈奴人往西窜逃,投奔刘库仁死敌、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去也!
      消息传到中山,公孙希麾下五千匈奴铁骑一哄而散。公孙希无奈,也不敢回去代郡,他与郭庆又不甚投契,思来想去,往承营投翟真去了。
      五千匈奴铁骑一去,秦军士气大沮,形势急转直下。段随与慕容令开城猛攻,郭庆抵挡不住,败回幽州,自保不暇,段随与慕容令遂夺唐城。紧接着燕军兵分两路,段随继续北上,以库傉官伟领一部步兵相辅,往攻幽州;慕容令则掉头南下,进击盘踞在承营的丁零人。
      北路危局瓦解,燕军振奋不已。河北大地上,各坞堡、诸豪强再展“墙头草”本色,纷纷送粮草、民壮至新兴城,向慕容垂示好。慕容垂遂得大胆向中路、南路增兵。
      先是中路慕容德与慕容农击败赵粟、光祚。赵粟战死沙场,光祚仅以身免,逃回邺城。
      然后慕容农率轻骑南下,抄得邵兴后路。慕容宝、慕容隆、慕容麟趁势夹击,邵兴大败,本人也为慕容农刺于马下。
      秦军在北、中、南三路皆遭失利,河北形势刚刚有些起色,至此烟消云散。所余者,只邺城苻丕与承营翟真尔。
      慕容垂重夺河北大部,士气倒是高涨,可诸军征战良久,这时也差不多到了极限,亟需休整。其治下频遭战乱,人、钱、粮皆匮乏至极,加上河北乃鲜卑人老巢,慕容垂总不能学慕容冲那等流寇作风,征敛既少,运转便难。
      

第一百二十九章 胶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