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鬼魂生魂(3)[1/2页]

金鼎玉碟记——勘破古今悬疑 紫燕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是柳父问金远:“你平常是怎么看待符咒望气,打卦算命的?”
      金远愣了一愣,倒不隐晦,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江湖骗子。而且还属于特穷困潦倒型的江湖骗子,一般都穿得邋里邋遢,在名山大川或千年古寺等地的角落里蹲着。半天瞅准一个游客,就上前跟人家说,先生小姐,面相不错哦,听我给你指点下,不准不要钱。结果人家根本不予理会。你说他怎么就算不到人家根本就没打算给钱呢?”
      柳父被他说得好笑,摆摆手道:“你这是一种误解。其实符咒望气之术,也是中华道家剑仙学说的一种。这一学术发轫于上古轩辕黄帝时期。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之后,在鼎湖之畔做神剑利器十五,以镇天下。到了战国时期,剑仙学说已经开始兴旺。特别是燕国的君主燕昭王,他喜好道术,在国都之内高筑黄金台,能人异士云集于此,所以当世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唐代诗人李贺对此羡慕不已,做诗称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玉龙其实就是仙剑的别称。‘荆珂刺秦王的故事,你中学时的语文课本里有的,你还记得吗?
      金远一听,小瞧我不是?他想显摆一下,立刻朗声背诵起来:
      “十年春,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竭之,今行而无信……”
      柳父见他滔滔不绝,连忙笑着摆手制止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文才好了。”
      金远说:“那是当然,这篇课文当初我通篇都能背下来的。”
      柳父说:“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文中写到荆珂入秦之前,有个小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小细节?”
      金远回想了一下,说:“你指的是不是文中描述的‘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这是讲荆珂临行之前,一直在等待一个人,所以迟迟未能动身,结果引起太子丹的疑虑。荆珂为表明心迹,只好独自提前出发。”
      柳父赞许的笑笑,说:“你讲得不错。其是荆珂也是修道学剑之人,只可惜尚未入流。他去行刺秦王之前,要等的那个人就是当世的一位剑仙,但是没有等到。倘若那人真与荆珂一同前去行刺的话,我们国家的历史,只怕早从那个时代,就要改写了。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剑仙之学流传甚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剑仙中的一些人物开始频频现世,锄强扶弱、快意恩仇。如红线女、聂隐娘、昆仑奴等人;到明清两代,川蜀之地的剑仙更是开宗立派,在俗世中斗法除恶,声名大显,如日中天,遂使天下人皆知剑仙一脉。”
      金远眼睛一亮,兴致勃勃的说:“剑仙?这我熟悉啊!《蜀山剑侠传》这本书我早就读过,还有《仙剑奇侠传》的电脑游戏,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刚上市,我当初通宵达旦的打通关呢。里面的剑仙高手飞剑杀人,御剑而行羡慕死人。那您知道荆珂要等的那位剑仙到底是谁吗?”
      柳父说:“这我可不知道,我是学医的,又不是历史学家。即便是历史学家,恐怕也未必考

第十三章、鬼魂生魂(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