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离别无期(2)[2/2页]

金鼎玉碟记——勘破古今悬疑 紫燕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步,肯定更加艰难,所以也不灰心,又满怀期望的再次尝试破壁。不想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金远起了疑心,难道自己学成的东西竟毫无用处?他将一道灵符击在自己身上,结果差点儿把自己打得魂飞魄散,好些天才恢复精神。他又惊又喜,看来自己所学并非无用。难道,是因为这个空间的法力太强,他的功力还不够深厚?
      总之除此外,他无事可干。符咒术已练得滚瓜烂熟,便在脑海中将自己从小到大见过的人、读过的书、听过的故事细细回味,倒令他回忆起好多曾经忘记的人和事。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了,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曾要他背《论语》、背《唐诗》、背《三字经》,令他难受无比,总是想法偷懒。现在他倒竭尽全力想把忘掉的文字全部拾起来,真恨自己当年读过的书、背过的文章还不够多。
      思绪之间,他突然悟到:具有煞气的毁灭性灵符,要沾上施法者舌尖的血液,灵力才会强大。人的精血中至刚至阳之气,均积于舌尖,所以舌头才能游刃有余的穿梭于硬实锋利的牙齿之间,吸收到各种食物的滋味。他的灵符破不了这个空间,并不是这个空间的法力强大,而是他以灵魂之体身处其中,哪里去寻血液?是以灵符的威力因而不能完全发挥效用罢了。
      既然如此,金远只好绝了念头。看来要破此囚境,只能倚待天时了。
      岁月如流,金远日日雕章琢句,朝夕如是,寒暑不问。其易理玄机、诗云子曰、吐故纳新之术、大小周天搬运之法等,因无身体可以驱动,先是杂乱无章的存于心间,慢慢却如百川归流,井然有序;一段时间后,又忽的异象纷呈,魂魄一时极轻极灵,一时极浊极重。非得秉心凝神,缚茧抽丝,令三魂七魄慢慢归位。如此阴极而阳,阳极而阴,反复数次,终至灵台清明,成竹在胸。似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金远这种奇特的修行练功之法,终于有所大成。
      再屈指算来,突突五六年已经过去。
      某一日,金远默诵道家经文,一字一句,在心中念及:
      归根法,复命关。一字诀,静中参。
      观云起,调无弦。穷妙有,括人天。
      此一家,宗胎息。玄际通,复无极。
      面对虚空,他突然心有所感:归根复命,在清静无我的环境中最易领悟。自然之气和丹田之气相融相通,肯节无阻,元和充溢。人在气中而气贯周身。仿佛婴儿出生之前,靠脐带与母体相连,呼吸不经过口鼻,只在脐下丹田收纳,调匀气息。犹如闭气沉睡于水底,无声无息,至虚至静,回归本原,更易达到玄同际的境界。
      所谓的“玄”是对道的一种形容;“际”则是指五脏充满,五神静正。五脏充则滋味足,五神静则嗜欲除。
      金远有所顿悟后,当下将一道“假死符”书成,准备作用于自身。
      “假死符”若作用于活人之体,则能把人的七窍六感全部封闭,与死人无异。无人解开的话,将永远处于死亡状态,灵魂也无法轮回。
      灵符直接作用于灵魂,比作用于肉体的影响要大。这道“假死符”虽不具有攻击性,但到底有多大伤害,金远心中也没底。倘若此符成功作用于自身,他的魂魄将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处于假死状态,无知无觉,无休无止。除非到这个空间被破除的那一刻,他才有可能醒来。
      金远曾静静地考虑了一整天。最后,还是毫不犹豫的做了。
      他一定要试上一试。
      他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未知数。
      但愿他醒来时,世界还能如从前般可爱模样。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第二十四章、离别无期(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