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负义,在边境挑起事端,所以我们要好好教训对方一下。
战端一开,中国几十万大军既分东西两线,分别从广西、云南攻入越南境内。姚宗源随西线部队连克越南境内的柑塘、老街等地,加之东线部队占领越北重镇谅山,越南北部山区的防守重地全部被中国军队占领。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攻下越南的首都河内也指日可待。
自秦始皇一统华夏,将越南北部纳于郡县,到汉武帝时期设交趾郡,划归中央统一管理以来,凡碰上越南自立或叛乱,中原王朝的军队南下打到这里,越南政权无险可守,就会自动请降,重新依附于中央政权。其中最典型最出名的例子,就是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是三国名将马超的祖上,曾以花甲之年南征交趾。功成后,在现今越南条形领土的中部细窄处清化市一带设立铜柱,为大汉王朝最南部边界的象征,世称“马援铜柱”。马援回军之时,曾传下一道将令,将其刻在铜柱之上。其文曰:铜柱折,交趾灭!意思是此铜柱之象征神圣不容侵犯。交趾之人若敢毁掉铜柱,他必将其诛灭。
后来,当地人虽然对此怀恨在心,但终究不敢毁掉铜柱。每逢见到,也只是向铜柱投掷砖头瓦块泄愤罢了。久而久之,投掷的瓦砾之多,竟将铜柱掩埋。以至到了当代,人们想找出“马援铜柱”的具体位置,却难以考证了。
二十世纪的这一战,中国军方亦曾有效仿先贤的打算,拟派出一支主力部队,从云南西双版纳长距离向越南中部腹地穿插,直插其国土最狭窄处,即当年马援封界的地方。锲入要害后,形成一堵国中之墙,死死抵住前运和后撤的越军,将长条形状的越南国土切成两半,对全部北方越军形成关门打狗的势态,予以全歼。姚宗源所在的部队,即肩负了这一使命。
说到这,他感叹道:“倘若这一战术真的施行,越南的野战力量只怕要灰飞烟灭。古希腊之时,极乐净土与冥界地狱之间有一堵墙,这堵墙是不可逾越的,所以被称为‘叹息之墙。我们的部队,就是要成为这样一堵铜墙铁壁!让越军只能望墙止步,绝望叹息!只是这样一场大战,越南肯定会尽倾国之力来打掉这面堵在国家中心位置的人墙。战争结束后,可以活着回国的弟兄们,不知能剩几个?”
高辛逸听他讲到这里,又回想起十余年前第一次在饭店碰到姚宗源时,他曾洋洋得意的说过曾在边境打过仗的事情。他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不知道姚宗源将话题扯这么远有什么用意?果然,又听姚宗源说道,幸而后来中方考虑到国际因素,取消了这一作战命令,未对越南采取大动作。而是仅限于突入越南境内数十公里纵深后,便择机退兵。
这样一来,这支部队的作战压力骤然减轻不少。进入越南境内后,姚宗源带领全排士兵接受了一个任务,即潜伏至某阵地前沿,监视一支奇怪的越军动向。没想到,却出事了。
这一天,他们在密林中穿梭,傍晚时分,已到达指定位置。姚宗源指挥部队做好隐蔽工作后,正准备休息,林中传来悉悉簌簌的声音,竟有人朝这边走来了。
第三十六章、战场异象(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