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再世为人(2)[1/2页]

金鼎玉碟记——勘破古今悬疑 紫燕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辛逸道:“只有这么点信息?太渺茫了!”
      姚宗源道:“再渺茫也得努力。何况,我和我的家族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我将全部传授给你。比起柳父教导你的,会更为强大。希望这能够帮助到你。”
      说到这里,他伸手到项下,摘去那块龙头玉佩,递给高辛逸,又殷切的叮嘱:“这块玉佩,亦与你有缘,我今日也送与你,好好珍惜。”
      高辛逸大吃一惊,这么贵重的灵器,他怎么送我?但见姚宗源不容拒绝的眼神,他不敢多问,伸手捧了过来,倒是甚为欢喜。不过他心中接着又是一阵痛悔和愤恨。眼见着姚宗源神色越来越委顿,而钢锥还插在他腹中,不敢触碰,全是因为他的误伤。这一切,都跟那个神秘的人物有着莫大关系,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处心积虑?十余年来霸占他的躯体,陷他于绝境,又戏弄他于股掌之上,他仍然毫无头绪。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姚宗源似乎倒并不在意这件事,他告诉高辛逸:“想必柳父跟你讲过,我们所施展的异术,传承自剑仙学说中的气剑一脉。但我们这一脉的老祖宗,却又跟他一样,是位学医之人,这恐怕连柳父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高辛逸凝神倾听。
      姚宗源的语速越来越慢,只听他缓缓讲道:
      “这位医者,就是鼎鼎有名的神医华佗!东汉时期,正是道术一脉大放异彩的时代。出现了创立‘正一教割据地方的张道陵、著写《太平青领道》教化江东的于吉、持有《遁甲天书》戏弄曹操的左慈等等,还有洛阳城中精通易理卜卦的管辂、青城山上能预判生死的紫虚上人。《太平青领道》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能,书中广述治世之道、伦理之则;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而通读《遁甲天书》,则可修炼腾云飞升、穿山透石、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只可惜,这两部书未能在民间流传。但世人并不知道,这两部书的精妙之义,全部被华佗录入了他所著的《青囊书》中。是以历朝历代,有‘神医之称的人甚多,但只有华佗,才真正担得起‘神医之名。一说到神医,人们首先想到的,也必是华佗。”
      高辛逸听到这里,非常惊讶:“原来是这样!可惜华佗的《青囊书》也未能留传后世啊?”
      他突然回忆起,很久以前,当他还是金远的时候,柳佩玉曾跟他讲过,几个小混混要向她父亲拜师学艺的好笑事情。而柳父就告诉过她,华佗将道教的吐纳吸气之法,运用于五禽戏中,原本是想内外结合,调理各个内脏器官,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谁知事有凑巧,气从丹田而出,并为人的意念所引导和控制,在体内运行流转,打通人体的各个穴位,开创中华武术内功一脉。
      原来,冥冥之中,这其间真有这般渊源。
      想到这,高辛逸又是一阵心悸,却听姚宗源摆摆手道:“事实并非如此。世人都以为华佗死后,《青囊书》被典狱的看守之妻烧毁,至使精粹失传,其实这只是要掩人耳目。因为华佗早知有此一劫,在狱中已收看守为徒。他每日思考背诵,都要看守听在耳中,加以默记。这看守将华佗口诵的秘诀,一字不差的记在心头。是以书本虽然被毁,但内容却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这一脉的道术神通,正是因此而来。”
      高辛逸这才大悟。他打起精神,细听姚宗源传授了全部口诀。
      姚宗源已命在顷刻,他怕高辛逸太过自责,便绝口不提,只是悉心引导他记熟口诀,掌握要点。不过姚宗源提醒他,目前他的符咒之术,一昼间之间,只能施展六九之数,就是五十四道灵符可用,所以行法或临敌之际,切要注意。
      高辛逸本有根基,他将口诀与自己在封闭空间中所学和所悟的参行对照,一通百通。
   

第三十九章、再世为人(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