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商鞅自荐[2/2页]

天庭武王 关外故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想见我。”商鞅微笑道。
     “你…好!”秦代阳一阵气结。想了想又道“你一届白衣,这几天一直在干嘛?不断出入众皇子间,你到底有何目的?”
     秦代阳震怒,站起来指着商鞅吼道。
     龙颜震怒下,商鞅也没有一丝慌乱。从容淡定,不失丝毫,道“草民乃九公主幕僚,专门为九公主寻找可以依附的储君人选。”
     商鞅此话一出,连陈列都大吃一惊。秦代阳更是暴怒。
     “混账,胆敢在陛下面前放肆!”陈列大怒,出声威慑道。
     秦代阳缓缓坐下,双目怒睁着。“你。说,此话可是九公主亲口所说?”
     商鞅“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陛下年岁已高却未立嗣,而且,陛下这几年又陆续纳妃。无非是看不上自己现在的几位皇子而已!”
     “然,陛下您年岁已高,精力有限。朝中又诸事烦杂,就算有了小皇子,试问陛下您还有精力教导小皇子吗?”
     大殿中一时无声。陈列心都提到了嗓子上了。他按照九公主的指示将这人引荐给秦代阳的,如果天威震怒,他也难逃干系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好好。”秦代阳连说三个好,而后眯着眼,道“那你给朕指条明路,这储君的位子该谁坐?”
     “秦国欲出兵函谷关,收腹关内失地,必须变法。然,变法者非一日之功,非一朝之事。故,秦国欲强少则需两朝明君,多则六朝不下。陛下胸襟似海,文德武功皆属上品。算是当世明君,但秦国欲强您一朝是办不到的!”商鞅答非所问,但是其言语,却使秦代阳和陈列心头微震。
     “变法?”秦代阳眼中寒光闪过,道“我秦国现在内安外宁,何须变法?”
     “是么?”商鞅冷笑一声,摇头道“陛下,秦国偏居一偶,远居关外。以现在的秦国,固守国土,绰绰有余。然,想要收腹失地,却很难。”
     “当然,草民也知道陛下有意培养武侯。武侯虽然忠勇无比,但是陛下需要知道,王氏现在就只剩下这一对姐弟了。如果王氏倒了,那摄于王氏之威的大将威武大军,可就又要踏过函谷关了!皆时试问陛下秦国何人能重统秦国大军,抵御大梁兵锋?”
     “秦国强,不在秦国国强,而是王氏的威震。这从秦国当年重创大梁。本是兵锋正盛,一举大破大梁之际。但是,十几年来秦国却连函谷关都没有拿下来。”
     商鞅声音绕梁三匝,绕绕不绝。秦代阳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秦国是欠王氏太多了。”秦代阳长叹一声。
     “陛下,秦国相对于中原各国,从人力物力都没有可比性。然,秦国这些年,一直与大梁交战却不落下锋。一,五朝明君。二,王氏鼎力扶持。三,秦国人心向一。不过,这些年秦国虽有明君,但朝局很不稳定。而且,武侯府也已经衰落。所以,秦国这些年才寸功未立。”
     “秦国弱。一,人丁不兴。二,人才不兴。三,后方不宁。秦国欲强,必须求变,方才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秦代阳微微点头,商鞅说的很有道理。秦国的弊端正如他所说。
     “秦国欲变法,可秦国无人啊。”秦代阳很是苦恼。
     秦国远在关外,国土很是荒凉。商业不兴,又无特色。更本无法吸引中原人才来秦国。
     “草民毛遂自荐,愿为秦国变法!”商鞅突然跪拜而下。
     “嗯?你想为秦国变法!那不知道你打算如何变法?”秦代阳好奇道。
     “先立国法,以正国骨。后变农商,以富国本。再变军政,以强国威。”
     商鞅说完,大殿中又陷入一片寂静中。
     秦代阳缓缓起身,来到商鞅身边。伸手将其扶起。
     “先生,若能为我秦国变法。便是我秦国的恩人啊!”说着秦茯涵向商鞅深深一拜。
     “陛下,言重了!”商鞅连忙扶起秦代阳,连忙道。
     秦代阳起身,沉思片刻道“先生一身白衣,莫说变法,就是谏言也有许多不便。这样吧,正好廷尉一职空缺,明日朕便举你为廷尉。”
     “谢陛下!”
    喜欢。
  

第十七章 商鞅自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