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9章 双雄会[2/2页]

夜明 不老的考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难相处的人,心思稍安。
     晋王府的秀才比举人多,举人比进士多。不是秀才比举人或者进士更能于,而是举人或者进士的眼界太高,晋王府在他们眼里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大佛
     翟哲在宁波留了一日,悄然离开。
     胡广厚、朱沾云和柳家能从西番那里重金购买各式火器仿制并改进。只要有人买,造船这一行也不会被沉寂太久。大明有的是银子,他在晋地见过很多商人挣了银子便埋在地窖里,那真是太可惜了。
     沿着宁波往西,全是山路,
     山里的映山红开了,花团锦簇。
     六个人出来,留了一个人在宁波,离开时变成了一群人。宁绍副将张凌亲自率五百兵丁护送,赶往金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翟哲此行南下,并不是专门来宁波,而是来金华城与郑芝龙相会。
     郑芝龙是个人才,唯一可惜的是胃口太小,但这是翟哲之幸。他那个儿子有雄心,偏偏又太急躁。但为了以防万一,翟哲是绝不可能放郑森回福建。
     郑芝龙不敢来南京,让郑彩带回一封信给翟哲,语气极尽谦卑,恳请晋王南下相会。与此同时,他上奏朝廷,拥护朝政对刺杀案的处置,并表示将上缴近三年福建的赋税到南京。这是刺杀案出后,继江西和湖广后,地方上的第三份奏折,郑芝龙又是大明的第二号人物,影响深远。
     在大同城被攻破后,翟哲也需要维持与郑芝龙相对友好的关系,于是他接过了郑芝龙伸过来的橄榄枝。
     但裂痕已经产生,再无法回到当初。
     孟康昨夜得到禀告,率军在东阳地界迎接到翟哲。
     张凌护送晋王入金华城,张煌言在东城门外迎接,孟康返回兵营继续布防
     “拜见晋王”
     这是继徽州之战后,翟哲首次见到张煌言。年青人已经变得老成,他从徽州知府生升为浙江巡抚,还没有真正履任。但翟哲知道他曾经与张名振为莫逆之交。张煌言长髯飘飘,风度翩翩。
     翟哲垂头看他,答道:“许久不见,沧水风采依旧”
     这是以朋友的身份相称。
     张煌言恭敬再拜,道:“晋王神威,去年取湖广,沧水每听捷报,恨不得牵马执蹬,手刃清虏”
     “好说,好说”翟哲哈哈大笑,翻身下马,扶着张煌言的肩膀走进金华城。
     他从未把张煌言当成心腹,但他对张煌言一直很放心。张煌言能把徽州的富商、义军、山贼和士绅都弄得服服帖帖,那一定是个很懂得妥协的人。一个会妥协的人即使对他心中有不满,也不会坚决的反对他。
     两人回府衙坐定,张煌言知道翟哲为何而来,他一路上左思右想,还是忍不住劝道:“王爷,如今清虏未灭,大明当一心向北,延平王世子的确犯下死罪,王爷宽宏大量,能饶恕他不死,乃是大明之福。”
     他话说的很隐晦,其实是在劝翟哲不要对郑芝龙逼迫过甚。刺杀案于系翟哲的自身安全,连柳随风在这件事上也不敢随意说话,张煌言是第一个对翟哲劝谏的人。
     翟哲没露半点不悦,笑着说:“沧水以为我为何到金华?”
     “是沧水唐突了”张煌言走出来,再施一礼。
     他对翟哲的心思很矛盾,既有五体投地的佩服,也有对他会篡位的揪心。但事情不到最后难以挽回那一刻,他只能掩耳盗铃于好自己的浙江巡抚。
     翟哲摆手命他坐在身边,笑道:“有沧水在浙江,我才能放心北上”
     金华城头打出晋王的大旗时,郑芝龙才得知翟哲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到达金
     两人各怀戒心,信使来回往复,约定后日在金华城三十里外一座南山镇见面,每人只带两百兵士。
     两日后,孟康从军中精挑细算出来的壮士护送晋王出城与郑芝龙相会。
     临行前,孟康一张苦逼脸,劝道:“郑芝龙算个球,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末将把他擒过来便是,王爷何必冒奇险”
     翟哲笑骂道:“你有这份能耐,郑芝龙知道了,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只怕他狗眼不识人啊”
     翟哲拿马鞭子轻敲他的头盔,笑道:“你这张嘴总是漏风”
     孟康摸摸脑袋,笑呵呵退到一边。
     该小说户,有客商,人比两个月前少一些,但仍然很热闹。
     晋王的骑兵到达南山镇外时,郑芝龙已在那里等候。
     ,
    喜欢。
  

第529章 双雄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