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人知道,有这样一群勤劳的人在努力生活!村里的好东西,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小娟听着,虽然有些词不太懂,但能感受到话语里的善意和希望,她抬起头,眼睛亮亮的,用力点了点头。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阿婆颤巍巍地站起来,手里捧着一个用蓝布包着的东西。她走到陆雪凝面前,布满老茧的手有些颤抖地打开蓝布,里面是几双做工极其精巧、色彩鲜艳的虎头鞋和小肚兜。
“闺女…” 阿婆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有些沙哑,“俺…俺听说你是大明星…俺没啥值钱东西…这是俺自己做的…俺们这儿的老手艺了…以前娃娃出生都穿这个…现在…快没人会做咯…送给你…别嫌弃…”阿婆的眼神里,有期盼,也有一种手艺即将失传的落寞。
陆雪凝看着那凝聚着心血和时光的精美绣品,再看着阿婆沧桑而真诚的脸,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连忙站起身,双手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蓝布包,声音有些哽咽:“阿婆!谢谢您!这太珍贵了!这手艺太美了!怎么能让它失传呢?” 她转向镜头,也看向节目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恳求,“赵导!陈老师!我们能不能…帮阿婆她们宣传一下这个手艺?这么美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应该传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导和陈昊都重重地点头。陈昊感慨道:“阿婆,您放心!您这手艺,是宝贝!雪凝说得对,我们一定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说不定,还能帮咱们村发展点旅游,让城里人来学学手艺,买买这些好东西!”
座谈会的气氛,在这一刻被推向了高潮。有了小娟和阿婆的开头,村民们也渐渐放开了,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有问城里生活的。
有好奇明星平时吃什么的——当得知他们昨天也吃便当时,大家都笑了。
有分享自家种菜养蜂心得的。
还有个大爷,拉着林皓的手,非要教他怎么看天气。“看云识天气,比天气预报准!”,把林皓唬得一愣一愣的。
没有脚本,没有排练。有的只是最朴实的交流,最真实的情感碰撞。
镜头捕捉着:
陆雪凝小心抚摸着虎头鞋上细腻的针脚,眼神专注而温柔,与阿婆低声细语地交谈。
林远耐心地听着养蜂大叔讲如何辨别蜂蜜真假,不时点头。
齐云被几个半大小子围着,问他在剧组拍戏的事,他认真地回答,还比划了几个动作。
林皓则被一群孩子“围攻”,嘻嘻哈哈地玩闹在一起。
连苏晓晓都放下了那点小心思,蹲在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村姑旁边,好奇地看着对方灵巧地编着竹篮。
陈昊和村长坐在一起,聊着村里的发展和困难,表情认真。
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洒在活动室里每个人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茶香、瓜果的清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
笑声、说话声、偶尔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远比任何剧本都动人、都真实的乡村图景。
座谈会结束时,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小娟鼓起勇气跑过来,塞给齐云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番茄,红着脸说:“云哥哥,给你吃!可甜了!”齐云笑着接过,摸了摸她的头:“谢谢小娟!哥哥一定好好吃!”
许渊在监视器后看着这温馨而富有力量的一幕幕,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这期节目的分量,早已超出了普通的综艺娱乐。它记录下的,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是明星与普通人的共情,是古老手艺的呼唤,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而齐云,作为其中真诚的一份子,他的形象,也在这真实的互动中,变得更加立体和温暖。
喜欢。
第230章 座谈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