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三堂会审[2/2页]

国剧宗师 蔺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雕刻声望值:102】
     【其他功能待开启。】
     嗯,戏曲声望值比上次涨了二十多万,应该是《粉墨人生》访谈节目与这出《玉堂春》合力促成的结果。
     音乐声望值一下暴涨了三百七八十万,《赤伶》的威力太大了。
     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自己之前演唱那么多歌曲的功劳,正是因为有从《爱殇》到《梨花颂》等众多歌曲为自己积攒的名声,才会有这一次《赤伶》的彻底爆发。
     八百万音乐声望值,比其他四个属性加在一起的总和还多许多。
     要想办法把这些音乐声望值转换音乐作品,最好是能直接产生经济利益的那种。
     正好,前些天廖鹏廖制片不是找自己写电影主题曲吗?
     那部电影的剧本和演员,自己也看了,质量不错,并不会辱没自己的名声。
     咦?文学声望值竟然也涨了二十多万。
     思考了一会,沈月楼这才明确这笔文学声望值的来历——《赤伶》歌词与裴宴之的故事。
     啧啧啧,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再加一个不足两千字的短篇故事所获的文学声望值竟然超过了《秋海棠》发售数月的总收益。
     其实,沈月楼早就发现小说出版文学声望值增长缓慢的问题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想到要以评书带动小说销量的办法。
     或许,自己早就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文学作品发布渠道了。
     在社交账号上发布短篇故事,到文学论坛上发表诗词或散文,或者干脆直接到文学网站上发表长篇小说。
     网络传播速度快,反馈直接,声望增长也十分迅猛,从这次《赤伶》MV的发布就能看出一二。
     有时间,或许可以在这些网络渠道上试试水。
     当然,这也不是就此放弃文艺出版社这个传统渠道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秋海棠》一定程度上帮自己在文学界打开了一点局面,而且,这部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版权也卖得不错。
     那就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全面开花好了。
     想到此处,沈月楼立刻将意识沉入到了系统商城之中。
     进入系统商城,沈月楼率先走向了音乐专柜。
     廖制片监制的那部文艺电影名叫《白玉兰》,说得正是民国着名女作家白玉兰的故事,算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
     白玉兰年少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生活,受尽了父权的压迫。
     父亲去世之后,白玉兰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写起了小说。
     她的天赋很高,第一部自传小说《白玉兰》就直接在《申江文艺报》上面连载了。
     后来,她结识了《申江文艺报》的另一位大作家蓝成湖,随即,涉世未深的她很快被蓝成湖骗了身子。
     可惜,这位大作家蓝成湖不仅风流成性,与多名女性有染,还是一个卖国贼,就这样,白玉兰在国仇家恨与情爱交织中与蓝成湖纠缠了几十年。
     对照着白玉兰的虐心故事,沈月楼试听了数十首歌曲,终于从这些歌曲中选出了一首十分贴近电影气质的歌曲。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
    喜欢。
  

第134章 三堂会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