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网红不红[2/2页]

我在两千年后考古现在 白马赋浊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合适。”
     郑教授无语的看着庄遥一脸忐忑想,小心翼翼的样子,没好气的说道:
     “你昨天可不是这样遮遮掩掩的,拿出你跟我分析这片城市遗迹的那股劲头来,多大的事让你说得这么费劲?”
     庄遥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那倒不是,明天这考古通道差不多就该打通了嘛,我就想开个直播,算是给网友们做一个考古知识普及,当然,顺便自己也看看能不能赚点钱。
     面对郑教授这种年纪大了的人,其实好多事情都看得通透,庄遥上辈子也是这么过来的,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的事,你经历过的前人都经历了无数遍。
     你遇到的事情,前人同样遇到了无数遍,现在所谓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都是以前玩儿烂了的,只不过换了种方式出现而已。
     所以庄遥也就直接说了,包括自己赚小钱钱的事情。
     对于庄遥的诚实,郑教授倒是没说什么,这种事一想就明白了。
     但是对于直播和科普他倒是很感兴趣。、
     “这有什么好为难的?这是好事啊!我不管你直播能不能赚钱,我关心的是,你的知识能不能支撑得起直播。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一听这话,庄遥就明白了,马上站起来说道:
     “明白,老师您放心,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我还是很有自信的,如果您同意,我现在就回去再复习一遍,明天绝对不会给您丢人!”
     郑教授看着他笑了笑,转而严肃的说道:
     “不是给不给我丢人,就算丢人也是丢你自己,到时候面对那么多网友,出丑的是你,所以你一定不能出问题,明白吗?遇到不知道的可以来问我,但绝不能不懂装懂糊弄网友,这点你要记住。”
     “放心吧老师,我记住了”
     “嗯,除了这件事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
     摇摇头,说完之后庄遥就坐在那等着。
     郑教授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思考了一下说道:
     “那你先别急着走,我们先聊一聊。”
     接下来两个人又聊了好久的时间,大部分都是郑教授在考较庄遥,看样子还是不太放心。
     不过庄遥是谁,那可是活生生的古代人,还能让郑教授给考住了?
     所以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庄遥美滋滋的回自己帐篷拿着资料去找宁学文和奚宛凑成了学习三人组。
     郑教授也很满意庄遥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明天的直播也有了不小的信心。
     其实庄遥直不直播跟他没多大关系,顶多是借用了他的考古现场而已。
     但是既然收了庄遥当弟子,作为老师的他就要做好为学生保驾护航的责任,帮学生排除那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这就是郑教授对自己学生的呵护。庄遥其实都懂,所以没有多遮掩自己的能力,而是大大方方的呈现出来,让老师放心,更是为以后自己建立考古队打下基础。
     转眼第二天,通道已经建立加固,并且开辟出了五条不同方向的通道。
     清晨的时候,伴随着山间的雾气,考古队早早地集合完毕。
     而昨天忙碌了一天一夜的施工队伍还在休息。
     郑教授把下井的人员分成了五队,其中郑教授亲自带一队,陈向明和杜成各带一队,另外两个师兄也各自带了一队。
     庄遥他们毫无意外的跟着郑教授的队伍走。
     郑教授带队先下,一行人穿戴整齐,拿好各种设备和仪器,慢慢向下顺着打开的洞口进去。
     没有等后面的人下来,当这一队人齐了之后,郑教授就带着所有人朝着早先分好的路线走去。
     路上庄遥一边跟着队伍往前走,一边对照着脑海中的地图,分析着目前所在的位置。
     按照对比和分析结果,他们下来的地方应该是前世滨河公园的位置,他们前进的方向是南陵中学和一片小商业区。
     这也是五条路线当中唯一一条反方向的路线,其他的四条线都在身后的方向,连通的是各个小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考古人员同样的火眼金睛。
     哪怕是不知道上个时代的情况,仅仅依靠着三维扫描图和一些蛛丝马迹就推断出地底下最有价值的东西。
     毫无疑问,学校和商业区明显比住宅区更有考古价值。
     在上个时代,电子设备普及,网络无比发达的时代,纸质资料和基础知识最齐全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学校和图书馆别无他选。像一些分散隐秘的资料馆档案馆基本上全凭运气。
     有了明确的目标,庄遥的底气就更足了。
     索性直接关了地图,安心的跟着队伍慢慢前行。
     一路上除了加固通道的支撑柱和各种复合板材,偶尔还能再旁边的泥土墙壁中惊鸿一瞥掩埋在泥土当中的汽车残骸。
     默默分析着路上看到的东西。
     看样子这是直接把通道打到了前世的公路上面。
     果然,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人类的智慧,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这官方盗洞打的真有水平。
     对于施工队如何在一天一夜之间能挖通这么长的通道,庄遥通过记忆和这些天的经历也大概知道了。
     像郑教授考古队用的就是一种便携型探测盾构机,这种小型机械前面有大量的探测元器件,可以把通道前面三十米的大致情况反馈到操控室,后方还有一个半自动操作间负责加固。
     所以只要两个人员负责在操控室驾驶盾构机,后方配备几名操作员加固通道。
     这种机器在常规地形一小时可以前进五十米。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期间还要避开障碍物,应对渗水、土质松软等状况,所以实际情况会差一些。
     但这已经是非常便利而且效率极高的方式了。就是价格比较昂贵而已。
     普遍的小型考古队都是人工一点一点挖。
     对此庄遥只有羡慕的份。
     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一台机器。
     一行人前行数百米就到了尽头,在这边,施工队还特意开辟了一个加固型的小空间,大约四十平米左右。
     郑教授安排人员把带来的一些小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放在这里,算是一个临时基地。
     身后跟着众人的还有四辆微型拖车当做装载工具。
     趁着这个机会,庄遥放下背包,从里面取出跟考古队借来的设备摆弄了起来。
    喜欢。
  

第十五章 网红不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