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遗产保卫, 时代浪潮[2/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接着,其他几位支持者也相继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有从事旅游行业的朋友讲述了类似案例的成功经验;
     有学者从学术角度分析了保护历史建筑的意义;
     还有普通居民分享了自己与茶馆之间的美好回忆。
     最后,听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暂缓拆迁计划,并将茶馆列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试点”。
     散场后,赵明远走到林砚身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赢了一次,但棋还没下完。”
     林砚微笑回应:“我守的不是一盘棋,是这片土地的心。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遗产。”
     茶馆开放日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门口挂上了“喀什老故事分享会”的横幅,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客人。
     木拉提早早地来到了茶馆,手里紧紧握着一把铜壶。
     这把铜壶是他父亲年轻时从这里带走的纪念品,如今又回到了它原本属于的地方。
     “林砚,这是我父亲留下的铜壶,他说这是他最珍贵的回忆之一。”木拉提小心翼翼地将铜壶递给林砚。
     林砚接过铜壶,轻轻抚摸着壶身,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谢谢你,木拉提。这把铜壶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它应该回到这里。”
     与此同时,阿依夏正在为孩子们准备首场手工艺体验课。
     她精心布置了教室,摆放好了染料、布匹和工具。
     孩子们围坐在桌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陌生的材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染布织绸。”阿依夏微笑着开始了她的讲解,“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一个故事,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中的布,指着上面的一条线问道:“姐姐,这条线是什么?”
     阿依夏笑着回答:“那是风的形状,是我们祖祖辈辈听过的故事。每一种颜色、每一根线条,都藏着一段历史,一份情感。”
     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眼前的布料不再是简单的纺织品,而是承载着无数故事的艺术品。
     热依娜则忙着组织起一支“老城讲解员”队伍。
     这支队伍由来自不同民族的成员组成,有会讲汉语的维吾尔族老人、懂历史的汉族学生、擅长歌舞的哈萨克族姑娘。
     他们轮流在茶馆讲述各自家族与老城的故事。
     “欢迎大家来到喀什古城。”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用流利的汉语开始了他的讲解。
     “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无数商旅在这里驻足休息。我的祖父就曾是一名马夫,他经常带着货物穿过这座城门。”
     汉族学生小李接过话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喀什古城见证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砖瓦,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哈萨克族姑娘则用优美的歌声为游客们描绘了一幅草原生活的画卷:“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他们用歌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喜欢。
  

第9章 遗产保卫, 时代浪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