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手工传承,电商助力[2/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林砚一愣,随即嘴角扬起一抹笑:“看来,我们得准备接更大的单子了。”
     他抬头望向远方,阳光正好洒在老城区斑驳的砖墙上,映出一片金黄。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而在不远处的老茶馆里,一台笔记本电脑已经悄然打开,屏幕上跳动着一行字:
     “喀什手作·云上集市”项目启动会议通知——请各商户负责人准时参加。
     邮戳落地后的第三天,喀什老茶馆的木门再次推开,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日庆典时的甜茶香气。
     林砚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摆着一沓厚厚的资料,他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眉头微蹙。
     阿依夏端着一杯热奶茶走来,轻轻放在他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你又在想什么‘大事?昨晚开会都说到凌晨两点,今天一大早又开始琢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砚抬头笑了笑,“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昨天快递点开张是个起点,但光有物流还不够,我们要把东西卖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片土地上的手艺和故事。”
     “所以你要搞那个‘云上集市?”阿依夏挑眉,语气里有些许不信任。
     “对。”林砚点头,“这不是噱头,而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平台。小王已经在帮忙搭建简易网站了,我们先上线一批限量商品,试水市场反应。”
     阿依夏沉默片刻,最终从包里拿出一个锦缎包裹,缓缓展开,露出几枚精美的织锦书签,花纹繁复,色彩绚丽。
     “这是我做的第一批线上商品。”她轻声道,“每一片都是手织的,不多,就二十个。”
     林砚接过,目光在书签上游移,仿佛看到那些穿梭于丝线间的时光。
     “好,我们就用它做第一个爆点。”
     当天下午,老茶馆内再次热闹起来。
     林砚召集所有参与项目的手工艺人,正式宣布启动“喀什手作·云上集市”项目。
     墙上挂着投影仪投出的简陋PPT,虽然设备简单,但信息清晰:产品展示、价格设置、发货流程、客服对接……一切都在朝着标准化迈进。
     小王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向众人介绍:“这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小程序,支持在线下单、支付,还能跟踪物流信息。虽然功能有限,但我们已经和本地快递联动,在后院设了一个集中打包区。”
     努尔江看着屏幕,喃喃自语:“这……也能行?”
     “当然。”林砚笑道,“只要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出来,我负责让它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话音刚落,帕夏古丽便站起身来,递上一盒酸奶制品样品:“我可以试试看吗?我想让别人尝到塔吉克族的味道。”
     会议结束已是傍晚,众人陆续散去。
     阿依夏留到最后,看着林砚在纸上记录下一步计划。
     “你真打算一直这样干下去?”她问。
     “嗯。”林砚抬头,“爷爷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方式。”
     阿依夏没再说话,只是默默点头。
     两小时后,小王兴奋地冲进茶馆:“老师!第一批订单来了!全部抢空了!”
     “多少?”林砚急问。
     “二十个书签,全被抢完了,还有人留言说想订定制款。”
     阿依夏怔了一下,随即嘴角微微扬起,像是终于看到了某种希望。
     夜色渐深,林砚站在茶馆门口,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
     手机震动,是一条新消息:
     “林哥,赵强找你。”
     几分钟后,赵强走进茶馆,神情比以往多了几分认真。
     “我看了你们的数据。”他说,“订单量比我预想的多得多。我以前总觉得这里偏远,运输成本高,没什么前景。但现在我发现……是我们不懂怎么打开它。”
     林砚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我愿意增设一条冷链专线,专门运输帕夏古丽的酸奶和热依娜的玛仁糖。”赵强继续道,“如果你们能保证稳定供货,我就安排车辆每天定时收货。”
     林砚伸出手,两人握手。
     “欢迎加入喀什故事。”
    喜欢。
  

第59章 手工传承,电商助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