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风雪围栏,草原危机[2/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机悄悄打开,翻看阿丽娅拍下的照片——那些铁丝网像蛇一般盘绕在草场之间,穿过河流,切断了迁徙的路径。
     这些围栏的背后,绝不是几个牧民一时兴起的手笔。
     “木拉提。”林砚低声唤了一声。
     哈萨克族青年应声走来,爽朗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疑惑:“怎么了?”
     “我们得去一趟草场。”林砚语气坚定,“亲眼看看那片围栏到底怎么回事。”
     木拉提一愣,随即点头:“好,我带路。”
     阿丽娅也默默拿起相机,检查镜头和电池。
     三人踏出小屋,迎着呼啸的北风向草场深处走去。
     一路上,积雪没过脚踝,寒风刺骨,但他们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脚步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狼嚎,让这夜显得愈发沉寂。
     终于,在一处缓坡后,他们看到了围栏的真实模样。
     那是几道崭新的铁丝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河边,像是人为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边界。
     更令人愤怒的是,其中一段甚至圈住了两处天然水泉,那是牧人们世代饮水、牲畜饮水的重要水源。
     “这不是围栏……这是分割。”阿丽娅轻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悲哀。
     林砚拿出手机,仔细拍摄取证,又用地图软件记录坐标。
     他的手指冻得通红,但动作却异常稳重。
     “这些人是想把草场私有化。”木拉提咬牙道,“可这地方从来就不是哪一个人的!”
     林砚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生态的问题,更是文化与传统的断裂。
     回到巴合提大叔的毡房已是深夜。
     火堆旁,林砚将照片递给巴合提。
     老牧民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盯着屏幕看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与愤怒。
     “谁干的?”他声音低沉,却透着压抑的怒意。
     “是你的一些年轻牧民。”林砚如实相告,“他们私下接受了某旅游公司的提议,打算把部分草场改造成‘高端露营地。”
     巴合提猛地站起来,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
     “祖祖辈辈靠这片草地吃饭,现在要变成谁家的私产?”
     他重重地坐下,拳头砸在毯子上,“我们哈萨克人讲的是共享,不是独占!”
     “我知道你很难接受。”林砚轻声说,“但这事如果不制止,明天就会有人建起更多的围栏,后天也许连转场的道路都会被封死。”
     巴合提低头思索片刻,最终抬头看向林砚:“你想怎么做?”
     “开一场大会。”林砚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事的后果。”
     次日清晨,阳光破云而出,映照在广袤的草场上。
     林砚召集所有牧民,借用毡房最大的场地,播放自己沿途拍摄的视频。
     画面中,羊群沿着古老的路径缓缓前行,河水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草场随季节变换而自然更替。
     他一边播放,一边解释:“自由放牧不仅是传统,更是维持草原生态的关键。围栏不仅破坏了这条生命线,还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失衡。”
     努尔江也在会上发言。
     他讲述了祖先如何在四季流转中与自然共处的故事,那些关于敬畏、节制与共生的记忆,让许多老人眼眶湿润,也让年轻人陷入深思。
     “我们不是反对发展。”林砚最后总结道,“但我们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的基础上。”
     会场上,议论纷纷。
     巴合提站了起来,声音洪亮而有力:“我是这片草场的长者,也是你们的父亲、叔叔。我告诉你们,这片土地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所有生灵。谁要是想把它据为己有,就是在背叛我们的祖先!”
     他的话掷地有声,如同雷鸣回荡在山谷之间。
     会散时,阳光已经西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
     林砚已经站在草场边缘,手里拎着一捆剪线钳和铁锤。
     木拉提、努尔江和几个年轻牧民陆续赶来,脸上还带着昨夜大会后的余温。
     “昨晚不少人睡不着。”木拉提低声说,“我阿爸说他梦见了小时候跟着爷爷赶羊群过河的场景。”
     林砚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拆除行动,而是一次对传统的扞卫,一次对生态平衡的修复。
    喜欢。
  

第63章 风雪围栏,草原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