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守土有责,众志成城[2/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模的利益链条。
     必须查清楚是谁在推动这一切,否则这片草原迟早会变成另一个被资本吞没的景点。
     风雪越来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
     但林砚坚持不肯停下。
     “再走一程。”他说,“他们不会在大白天开会,今晚就是机会。”
     终于,在翻过一道缓坡后,木拉提轻声提醒:“前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远处雪地上,隐隐现出一顶陌生的毡房轮廓。
     旁边停着一辆熟悉的深色皮卡,车牌果然来自乌鲁木齐。
     三人下马,悄悄将缰绳拴在一棵枯树上,然后猫着腰,借助风雪的掩护,慢慢靠近。
     他们躲在一座小山丘后,毡房里的灯光透过缝隙洒在外面的雪地上。
     屋内隐约传来说话声,声音压得很低,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项目书已经报上去,只要搞定几个老顽固,补偿协议就能签……”
     “……那个姓林的年轻人有点麻烦,听说他在喀什搞什么文旅开发……”
     “……没关系,这次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阿丽娅掏出微型录音笔,轻轻按下按钮,录下了这段对话。
     “下一步怎么安排?”一个陌生的声音问道。
     “先把草原圈起来,等他们反应过来,木已成舟。”那人语气阴沉,“至于那些老牧民,给点钱,哄一哄就行。”
     林砚的心沉了下去。
     这些人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他看了看表,已经接近凌晨两点。
     再待下去风险太大,风雪虽然掩护了他们,但也让视野受限。
     必须先撤回去,把这些证据整理好,想办法提交到上级部门。
     正当他准备转身,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扑棱声。
     一只藏在枯枝中的夜鸟受惊飞起,划破寂静的夜空。
     毡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黑影走了出来。
     “谁在那里?!”风雪中呼啸的夜,三人迅速翻过山脊。
     “往东侧沟壑走!”林砚低声指挥,“那里地势低,能遮住身形。”
     木拉提点头,一手拽着缰绳,另一只手护住阿丽娅。
     三人在狂风中艰难穿行,终于,在一片被风吹出的天然凹陷处,他们停下脚步。
     林砚靠在冰凉的岩石边,喘了口气,掏出记录本看了眼刚才记下的关键词:“旅游开发”、“补偿协议”、“老顽固”……他心中已有猜测——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围猎。
     “他们不会轻易放手。”他低声道,“这些人早就布局好了,等着我们露出破绽。”
     木拉提咬牙道:“那我们就先发制人。”
     回到营地已是凌晨三点。
     林砚顾不上休息,立刻拨通喀什文旅局的朋友电话,请其协助调查这家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却无任何备案的公司背景。
     “越快越好。”他说,“他们可能已经在其他区域下手了。”
     同时,他找到巴合提大叔,请他召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开会。
     要对抗这样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单靠几个年轻人远远不够。
     必须团结草原上最有话语权的一群人,统一思想,防止被分化瓦解。
     安排完一切,天已微亮。
     风雪渐弱,但寒意更深。
     阿丽娅走进临时摄影棚,准备整理昨晚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可当她打开相机包时,脸色骤然一变。
     “内存卡不见了。”
     众人闻声聚集过来。
     林砚皱眉:“你确定带回来了?”
     “我记得装进去了。”阿丽娅声音冷了下来,“而且我从没丢过设备。”
     如果记忆卡落入他人之手,不仅证据会消失,他们的行动也会彻底暴露。
     “看来,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早一步。”林砚沉声道,
     但他没有过多停留于懊恼,而是立即做出应对部署:加密通讯、更换临时联络点、暂停公开讨论此事……
     夜晚虽已过去,风暴却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风雪再次席卷而来。
     春季转场如期举行,但天气突变,暴风雪提前降临。
     草原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巴合提大叔临行前拍了拍林砚的肩,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记住,草原不会说话,但它记得每一个人的脚步。”
    喜欢。
  

第64章 守土有责,众志成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