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雪原星火,文化新生[2/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画面亮起,风雪呼啸的画面扑面而来。
     镜头下,牧人们牵着牛羊穿越积雪,在狂风中搭建毡房,孩子在雪地里奔跑,老人用粗粝的手指弹奏马头琴。
     最后,画面定格在林砚跪在雪地上录音、阿丽娅冻红的手握紧相机。
     “这不是一段纪录片,”林砚指着屏幕,“这是我们未来可以共享的故事。我们能做的,不是把你们的文化放进博物馆,而是让它活起来,走出去。”
     他放下平板,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几个星期以来在牧区考察的成果。
     “我提出三个项目。”他清了清嗓子,“第一,‘游牧生活体验周,邀请城市青年来体验真正的游牧文化;第二,‘冬窝子建造课程,请有经验的牧民担任讲师,将建造技艺传承下去;第三,‘迁徙歌谣数字档案库,记录每一家每一户的迁徙故事与歌谣,通过线上平台传播出去。”
     他顿了顿,“另外,我会把老茶馆设为展销点,所有牧区手工制品都可以在那里销售。”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
     有人点头,有人仍在观望。
     木拉提忽然起身,大步走到林砚面前,伸手拿过协议书。
     “签吧。”他说。
     “林砚不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木拉提抬头环顾众人,“他是帮我们让更多人看见它。”
     这句话像一粒火星,点燃了沉默已久的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轻人们纷纷上前签字,甚至几位原本持保留态度的中年人也迟疑着递出了手。
     巴合提大叔一直没说话,直到协议快要签完时,他才缓缓开口:
     “林砚,我很欣赏你的诚意。但我还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林砚望向他,眼神坦然。
     巴合提大叔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我想请你安排一次‘反向参观。”
     林砚微微一怔,眉头轻蹙:“反向参观?”
     “没错。”巴合提大叔嘴角微扬,仿佛藏着某种试探,“让我们的孩子,去你的老茶馆看看。”
     火光跳动,映在他眼中,像是某种未竟的考验。
     “反向参观”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
     他望着巴合提大叔那双深邃如夜的眼睛,仿佛看到某种试探后的信任正在悄然建立。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场文化的对等与共鸣。
     他郑重地点头:“好,我答应您。我会安排好一切,让孩子们亲自走进老茶馆、走进喀什老城区,去感受我们所守护的一切。”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随之是掌声和欢呼。
     有人开始唱歌,有人跳起了舞,篝火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这个夜晚本该沉静的雪原。
     林砚走到一旁,从背包中取出手机,拨通了阿帕阿姨的号码。
     “阿帕姐,我是林砚。我想请您帮个忙——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一批来自伊犁河谷的客人,都是牧民代表。他们想亲眼看看我们在喀什做的事。”
     他语气诚恳,“能不能请你们把老茶馆布置得更有生活气息一些?铜器要亮起来,艾德莱斯绸要挂出来,还有……咱们厨房的馕饼,得让他们尝一口就忘不了。”
     电话那头传来阿帕爽朗的笑声:“你小子,终于记得我们这些老家伙了!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找张伯商量菜单,再叫上赛福丁,让他弹一首最地道的《木卡姆》欢迎你们。”
     “辛苦您了。”林砚道谢,挂断电话后却迟迟没有将手机放回口袋。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是雪白的山脉,也是通往喀什的方向。
     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张伯”。
     林砚心头一紧,迅速按下接听键。
    喜欢。
  

第68章 雪原星火,文化新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