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林砚放下手中的笔:“但如果大家不参与,再好的计划也会失去根基。人心不齐,政策落地就难。”
乌拉音沉默片刻,摇头苦笑:“你这孩子,跟你爷爷一样倔。”
“可他也教会我一句话——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不是光靠嘴说的。”林砚语气缓了下来,“乌拉音叔,你帮帮我吧。组织选举流程、协调人选、主持公信力……这些事,没人比你更适合。”
乌拉音愣了一下,看着林砚的眼睛,像是被某种东西打动了。
他点了点头:“行,我帮你。但你要答应我,不能让这个议事会变成空壳子。”
“当然不会。”林砚笑了,“它会是咱们老城区真正的声音。”
与此同时,刘淑兰坐在茶馆角落的小桌前,正在灯下伏案疾书。
她手边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与草案标题:《议事会章程草案》。
“三议三不议”是她在教学生涯中总结出的经验法则。
她将原则一条条写下:
三议:
议公共事务;
议文化传承;
议民生改善。
三不议:
不议私人恩怨;
不议敏感话题;
不议法律问题。
她一边写,一边低声念叨:“规矩不清,群议必乱。”
写完最后一笔,她轻轻合上本子,抬头看向林砚,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明天带给大家看看吧,让他们知道,这不是一场热闹,而是一份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一个沙哑却有力的声音突兀响起:
“我愿意当候选人。”
所有人回头,只见热合曼大叔缓缓站起,满头白发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他环视全场:“但我有个条件——我要监督你们这些年轻人,别把喀什弄丢了。”
场面一时哗然,有人惊讶,有人窃语,也有人皱眉。
林砚却只是静静地站着,嘴角慢慢扬起一抹笑意。
老茶馆前门口那块“议事会候选人公示榜”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林砚站在梯子上,将最后一张名单贴牢,又退后几步端详了一番,才满意地收起工具。
身后已经围了不少人。
有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来,也有年轻人抱着孩子在榜前驻足,低声念着那些熟悉的名字。
“热合曼大叔……阿依夏……努尔江……还有刘淑兰老师?”一个妇人惊讶地说。
林砚转身,温和一笑:“是的,这次选举由大家自愿报名、公开宣讲、公平投票,每一位候选人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传来一声沉稳而有力的声音:
“我不是来当官的,是来守规矩的!”
说话的是热合曼大叔,身穿深色长袍,白发整齐地梳向脑后。
他站在老茶馆的台阶上,像一棵历经风雨的老胡杨树,目光扫过人群时,许多老年居民纷纷点头。
“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不是不懂事,只是怕你们年轻人急着改这改那,把祖辈留下的东西弄丢了。”
他说,“我愿意参选,不是为了权,而是要监督你们,别让老城区变了味。”
他的话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
不少老人低声议论起来,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拍手。
喜欢。
第88章 守护文化,共建边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