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因为太过投入,忘记了时间,等到反应过来时,窗外早已是漆黑一片,整个电台大楼都安静得只剩下我敲击键盘的声音。但当那期精心策划的节目最终呈现在听众面前,收获了如潮的好评时,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知道,自己在编辑这个岗位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离心中那个更全面发展的目标又近了一些。
随着对电台业务的不断熟悉和自身能力的逐步提升,我终于迎来了成为主播的机会。当第一次坐在主播台前,看着那一排排闪烁的按钮和面前的麦克风,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时刻,一定要全力以赴!”我主持的节目叫《河子之声》,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传递出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的力量,展现出蒲城这片土地上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开始做主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播音的语气、节奏把握不好,有时候会出现口误,这些小差错都让我懊恼不已。但我没有气馁,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练习。每天早起,我会对着镜子练发音、练表情,反复朗诵稿件,找语感;下班后,又会留下来听优秀主播的节目录音,分析他们的播音技巧,一点点地模仿、改进。
慢慢地,《河子之声》开始有了自己的听众群体,他们会在节目互动环节中给我留言,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对节目的喜爱。有一位听众曾给我留言说,他原本在生活中遭遇了很大的挫折,心情低落,几乎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但是偶然间听到了我的节目,被节目里传递出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所感染,重新振作了起来。看到这样的留言,我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深深明白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和力量的使命。
三十年的时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记录着我在艺海里的每一次耕耘、每一点收获。这期间,广播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电波传播到如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却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很多同行都感到迷茫和焦虑,我也曾有过短暂的彷徨。但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立足。于是,我开始主动学习新媒体运营知识,研究如何将广播节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更好的推广,如何利用短视频、音频平台拓展节目的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轻的听众。
我带着团队尝试制作与节目相关的短视频内容,将广播里的精彩片段剪辑出来,配上有趣的画面和生动的文字介绍,发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视频的播放量寥寥无几。但我们没有放弃,不断分析数据,了解受众喜好,改进视频制作风格。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一条短视频火了起来,播放量突破了几十万,也为我们的广播节目带来了大量的新听众。
在这三十年里,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成长为了电台里的中流砥柱,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后辈。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充满朝气和热情地在电台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会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告诉他们只要有梦想、肯坚持,就一定能在这片艺海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回首这三十年的历程,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更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走进了蒲城人民广播电台;感激这一路走来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领导、同事以及听众朋友们;更自豪于自己能在这艺海里坚守初心,用声音传递温暖,用故事激励人心,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草根风采。
未来的路还很长,广播事业依旧有着无限的可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将继续怀揣着那份对播音主持的热爱,带着我的《河子之声》,在这艺海之中乘风破浪,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因为我知道,我是黄河母亲的骄傲,我要让这份骄傲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听到来自蒲城、来自我们心中的声音。
喜欢。
第55章 艺海逐梦三十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