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天。
我去北京海淀区的南水北调绿化工程采访,这儿有我的足迹。
我知道我的好友郭冬冬曾在这儿工作过,一棵树一棵草的种植,凝聚了绿化首都的心血和好水。
那次来北京,是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农节目组关于环境保护的征文大赛颁奖大会。
会议结束后,顺便来看看我的好友郭冬冬。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郭冬冬是技术员负责绿化树木的种植和管理。
最难忘的是,郭冬冬给我介绍了水库大坝周围种植的树木来源。
这些树木和绿化工程的工作人员一样来自全国各地,一棵三个人手牵手都抱不过来的大槐树,它是从千里之外的山西拉来的。
一片白皮松树来自东北大兴安岭……
还有桉树、榆叶梅、国槐、桃树、柳树、白杨树、……
他们来自河北、山东、河南……
这就是绿化工程的美和大爱无疆……
——题记
以下是一篇基于你提供的剧情创作的首都绿化工程的南水北调情爱故事:
《南水北调旁的情与爱》
2014 年的春天,阳光暖暖地洒在北京海淀区南水北调绿化工程的每一寸土地上,微风拂过,那些新栽下的树苗轻轻摇曳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故事。而这片土地,对于我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因为这里,有着我曾经留下的足迹,更有着我与好友郭冬冬难以忘怀的回忆。
那次我来到北京,是为了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农节目组关于环境保护的征文大赛颁奖大会。当我手捧着那来之不易的荣誉证书,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慨。会议结束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南水北调绿化工程的方向赶去,那里有我心心念念想要见到的好友——郭冬冬。
郭冬冬,一个对绿化事业充满热忱的技术员,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肩负着绿化树木的种植和管理的重要职责。他就像这片土地的守护者,用心呵护着每一棵树苗,看着它们在这里扎根、生长,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一般。
我沿着工程区域走着,远远地就看到了郭冬冬那熟悉的身影,他正站在水库大坝旁,专注地查看着周围树木的生长情况。他穿着一身简单的工作服,脸上带着些许尘土,却丝毫掩盖不住那眼中的光芒,那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啊。
“冬冬!”我大声喊着他的名字,朝他快步走去。
他听到我的声音,转过头来,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哎呀,你可算来了呀!”说着,他迎了上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们沿着大坝慢慢走着,他开始兴奋地给我介绍起水库大坝周围种植的树木来源,那神情,仿佛在讲述着一部伟大的传奇。
“你瞧,那棵三个人手牵手都抱不过来的大槐树,可不得了啊!”郭冬冬指着不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语气里满是自豪,“它是从千里之外的山西拉来的呢,一路上经历了不少波折,就为了能在咱们这南水北调的工程里,添上一抹独特的绿意。”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棵大槐树巍峨耸立,粗壮的树干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枝丫上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彩,仿佛在诉说着它跨越千里的旅程。
“还有那一片白皮松树,它们可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呀。”郭冬冬继续说道,目光望向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白皮松林,“为了让它们适应这里的环境,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心
第87章 南水北调旁的情和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