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7章 草根诗人雅丽的井冈山之梦[1/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20年,春天。
     我去井冈山采访一位红色诗人,她叫雅丽,1967年出生,井冈山人。
     初中毕业后的雅丽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无奈泪痛。
     坚强的她泪水直往里流,不对任何人讲。
     她喜爱读书写作,在初二的时候,她的一篇散文《我的梦想》就在当地的晚报上发表了。
     她心中坚守红色信仰,讲革命故事,写英雄诗篇,地气阳光绿色温和,是一个地道的草根诗人。
     在井冈山,在雅丽的带领下我采访了一些革命家,走访了一些红色文化单位,游览了井冈山红色风景,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后来,雅丽被吸收为一家网站的专栏诗人,专门撰写井冈山的红色故事……
     再后来,雅丽和我创办的艺术传媒合作,开辟了一个雅俗共赏的艺术平台,编织读书时代没有实现的梦想……
     ——题记
     草根诗人雅丽的井冈山之梦
     2020年的春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通往井冈山的蜿蜒道路上,仿佛给这片神圣的土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草木香气,仿佛是井冈山在轻轻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吸引着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好奇,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只为去采访那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红色诗人——雅丽。
     刚到约定的地点,我便看到了雅丽正站在一棵老樟树下向我招手。那棵老樟树树干粗壮,需几人才能合抱过来,岁月在它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枝桠向四周伸展,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洒下一片清凉的荫庇。雅丽身着一身素净的衣衫,虽样式简单,却透着一种质朴的美。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但那双眼眸却格外明亮,仿佛藏着一整个井冈山的故事。
     “你就是来采访我的那位朋友吧,欢迎你来井冈山呀!”雅丽笑着朝我快步走来,热情地伸出手。
     “雅丽姐,久仰大名了,今天可就全靠你带我好好了解井冈山啦。”我赶忙握住她的手说道。
     “那肯定没问题呀,咱井冈山的故事,那可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呢,这风景也是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呀。”雅丽爽朗地笑了起来,声音里满是自豪。
     一路上,雅丽跟我讲起了她的过往。提及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放弃学业那一段,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
     “那时候,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实在供不起我继续读书了。我记得那天,老师还专门来家里劝爸妈,说我学习成绩好,继续读下去肯定有出息,可爸妈只是默默地叹气,我心里就明白,这学是上不成了。”雅丽微微叹了口气,看向远方的山峦,像是在回忆那段艰难的时光。
     “那得多无奈啊,雅丽姐,后来呢?”我轻声问道。
     “后来呀,虽然不上学了,但我心里一直放不下读书写作这件事儿,我就自己琢磨着写。你还别说,初二的时候我写的那篇《我的梦想》,还在咱当地晚报上发表了呢。当时我可高兴坏了,拿着那张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觉得自己的文字能印在上面,就是一种莫大的认可。”说到这儿,雅丽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满是欣慰。
     “哇,那可太厉害了呀,雅丽姐,从那时候起,你就更坚定写作这条路了吧?”我好奇地追问。
     “那可不,我就想着,哪怕条件再难,我也要用文字把咱井冈山的故事讲出去,把那些英雄的事迹都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雅丽目光灼灼,语气中满是坚定。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几位革命家的住所。老革命家们看到雅丽,都亲切地打着招呼。
     “雅丽又来啦,还带了朋友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笑着说道,他便是陈爷爷,曾是当年战斗中的一名通信员。
     “陈爷爷,这是来采访我的记者朋友,想多听听咱们当年的故事呢。”雅丽笑着介绍道。
     “哈哈,好哇,那我可得好好讲讲。当年呀,那战斗可激烈了,敌人的炮火就在咱们头顶上炸响,可咱没有一个怕的,都想着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拼了命也要守住这片土地。就说那次黄洋界保卫战吧,那时候我们的物资可匮乏了,枪支弹药都不多,但是大家的士气特别高。”陈爷爷一边回忆,一边激动地比划着,把我们带入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陈爷爷,那你们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呀?”雅丽在一旁认真地听着,适时地问道。
     “我们呀,就用山上的竹子做成了竹钉,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密密麻麻地埋下,等敌人一靠近,那可就遭了殃,好多敌人被扎得嗷嗷叫。还有啊,我们把仅有的几门迫击炮集中起来,找了几个神炮手,瞅准时机,朝着敌人的指挥所就是一顿轰,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的,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了。”陈爷爷说得绘声绘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雅丽赶忙拿出本子记录着这些珍贵的故事,还不忘对我说:“这些故事呀,每次听都觉得震撼,咱可得好好记下来,传承下去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告别了老革命家们,我们又去走访红色文化单位。在一家陈列馆里,雅丽站在一件锈迹斑斑的枪支前,对我说道:
     “你看这枪,它可承载着太多历史了,当年战士们就是拿着这样的武器,和敌人战斗的呀。这枪的主人叫刘大壮,是个特别勇猛的战士呢。”雅丽轻轻拿起旁边的介绍牌,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给我讲起了这把枪背后的故事。
     “刘大壮家里穷,从小就给地主家干活,受尽了欺负。后来红军来了,他毫不犹豫地就参了军,跟着部队打仗。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面,用这把枪消灭了不少敌人。有一回,部队被敌人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大壮手里的子弹都快打光了,可敌人还在不断涌上来。他就把枪往腰上一别,抄起大刀,喊着‘跟他们拼了,硬是带着几个战友杀出了一条血路,让部队成功突围了。可惜呀,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战友,身中数弹,牺牲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握着这把枪呢。”雅丽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满是对英雄

第97章 草根诗人雅丽的井冈山之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