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荣耀与担当;母亲则回赠了父亲一个她亲手绣的手帕,手帕上绣着一朵盛开的小花,针法虽算不上精妙,却满是心意。
从相亲到定亲,一切都进展得迅速而自然,紧接着,结婚的事儿也就提上了日程。可父亲的假期实在是短啊,从相亲定亲再到结婚,满打满算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转眼间,春节就到了,村子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红红的对联贴起来了,鞭炮声时不时地响起。奶奶可高兴了,忙前忙后地给爹和娘操办起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那婚礼,没有如今的豪车车队,没有华丽的婚纱礼服,更没有星级酒店的盛宴。只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了几桌酒席,宴请了村里的亲朋好友。父亲穿着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母亲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衣,脸上盖着一块红盖头,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被父亲牵着手,走进了那间日后属于他们的屋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天晚上,村子里的孩子们还在外面嬉闹着,放着小鞭炮,而屋里,昏黄的灯光下,父亲和母亲相对而坐,都有些羞涩和紧张。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仿佛在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从此往后,彼此就是要相互扶持、共度一生的人了。
过年的喜庆氛围还未消散,父亲的假期却已经快要结束了。娘默默地帮爹收拾着行李,把家里做的一些干粮、腌好的咸菜都仔细地包好,放进父亲的行囊里。爹看着娘,眼中满是不舍,可他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部队的使命,那铁路线还等着他回去继续修筑呢。
“在家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咱娘。”父亲对母亲说道,声音有些沙哑。
母亲红着眼眶,轻轻地点了点头,“你在部队也要小心,别太累着了。”
就这样,过完年,爹踏上了回部队的路,娘站在村口,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了路的尽头,她才转身慢慢走回那个家。从此,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落在了母亲那还略显稚嫩的肩膀上,她要操持家务,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可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盼着父亲能早日平安归来,盼着下一次相聚的日子……
在部队里,父亲把对母亲和家人的思念都化作了工作的动力,在修筑铁路的一线上,干得更加起劲了。每次休息的时候,他总会拿出母亲送给他的那个手帕,看着上面的那朵小花,脸上就会露出温柔的笑容,仿佛那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而母亲呢,在村子里,也时常会跟邻里们打听着外面的消息,想象着父亲在部队的生活,日子就在这相互的牵挂与期盼中,一天天地过去了,他们的故事,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平凡却又无比坚韧的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所在的部队在山西侯马的铁路修筑工程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一次,遇到了一段地势极为复杂的路段,需要开凿山体,可当时的机械设备有限,大部分都得靠战士们用铁锹、锄头,甚至是双手去一点点挖掘。父亲作为队伍里的骨干,总是冲在最前面,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身上也常常带着伤,可他从未退缩过。
而母亲在家里,也面临着生活的考验。那一年,村子里遭遇了旱灾,庄稼收成不好,粮食变得格外珍贵。母亲为了让奶奶能吃饱,自己常常饿着肚子,还想着办法去地里挖野菜,去河边捞螺蛳,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每次给父亲写信的时候,她都不会提及家里的这些艰难,只是报喜不报忧,告诉父亲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在部队工作。
日子就这样在两地的牵挂中缓缓流淌,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在这距离的考验中愈发深厚。虽然不能时常相聚,可他们的心却紧紧地贴在一起,共同为着这个家,为着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努力地生活着,坚守着……
后来,部队里传来了好消息,山西侯马的铁路线修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战士们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父亲也因为在工程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部队的嘉奖。他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了母亲,母亲收到信的时候,高兴得眼眶都红了,她拿着信,跑到村子里,跟邻里们分享着这份喜悦,那自豪的模样,仿佛自己就在父亲身边,一同经历着那些荣耀的时刻。
而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部队与家乡的交织中,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有着更多的酸甜苦辣等待着他们去品尝,有着更多的困难与喜悦,将成为他们这段婚姻、这段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喜欢。
第112章 父亲闪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