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夜。
安静,柔美。
窗外的海浪阵阵……
我在工作室里写诗,关于我的童年时光。
念起我的爹和娘。
军工的爹参加西北铁路线西藏拉莎——青海格尔木——山西侯马一线建设。
在山西侯马时,娘追随父亲,参加西北铁路建设,高小文化(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的她在部队有了用武之地。
娘是个喜爱吟诗文静的人,除了给爹的炊事班打杂上山砍柴之外,还给部队的宣传队写诗。
娘去了爹的部队第二年就有了我,由于部队在施工,部队流动性大,生活环境也不好,我满月之后,爹和娘就把我送到了姥姥家……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姥姥家长大的……
——题记
《我被送到姥姥家》
夜,静谧得如同一块黑色的绸缎,轻柔地笼罩着大地,窗外的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那阵阵声响,像是大海在低吟着古老而神秘的歌谣。2025年1月9日的这个夜晚,我坐在工作室里,思绪却早已飘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飘回到了那段镌刻着军工印记、充满着艰辛与温暖的岁月,手中的笔在纸上摩挲着,我想把那些关于童年时光的故事,用诗歌,用文字一一记录下来,而记忆的阀门一旦打开,爹娘的身影便在脑海中越发清晰起来。
我的爹,是一名投身于西北铁路线建设的军工。那西北铁路线,犹如一条蜿蜒盘旋在祖国大西北广袤土地上的巨龙,串联起了西藏拉萨、青海格尔木、山西侯马等地,每一段铁轨的铺设,都凝聚着像爹这样的军工们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但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艰苦的施工任务,还有那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频繁变动的驻扎地点。
在那铁路建设的大军中,娘也追随父亲的脚步来了。娘虽然只有高小文化,搁在现在也就相当于初中水平,可在当时的部队里,她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娘本就是个喜爱吟诗作赋、性格文静的人,她来到部队后,一边帮着爹所在的炊事班打杂,每日里跟着上山砍柴,为战士们准备生火做饭的燃料,那山间的小路,布满了娘的足迹,她瘦小的身影常常穿梭在树林间,背着一捆捆的柴木,虽累得气喘吁吁,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而另一边,娘还凭借着自己的那点文学爱好,为部队的宣传队写诗。在那艰苦的建设岁月里,战士们的精神世界同样需要滋养,娘写的诗,或激昂,或温情,在战士们空闲的时候被念出来,总能激起大家心中的豪情,或是缓解那一身的疲惫。那些用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文字汇聚而成的诗篇,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那段枯燥又艰辛的日子。
就在娘去到爹的部队的第二年,我呱呱坠地了。这本该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可当时的现实情况却容不得他们有太多的欢喜。部队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整个营地的流动性极大,今天可能还在这个山谷扎营,过几天说不定就要转移到几十里外的另一个荒原了。而且生活环境也是恶劣得很,简陋的帐篷常常抵挡不住那肆虐的风沙,用水用电都是难题,更别说给我提供一个安稳舒适的成长环境了。
于是,在我满月之后,爹和娘含着泪,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我送到姥姥家。那一天,娘抱着我,一路上都紧紧地搂着,仿佛只要一松手,我就会消失不见似的。爹在一旁默默地背着行李,脚步沉重,平时坚毅的脸上满是不舍。姥姥
第114章 我被送到姥姥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