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 正月十一念友人大雪[2/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等二雪睡了,他才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学习文学知识,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二雪看着兄长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让兄长过上好日子。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二雪在接到回家结婚的电报后,想着再下一次井,多挣些钱,给未来的妻子更好的生活。可这一次下井,他却永远留在了黑暗深处。当噩耗传来,大雪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他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二雪相处的点点滴滴。他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拦住二雪,为什么没有多照顾他一些。那段时间,大雪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文学创作也陷入了停滞,他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
     祸不单行,去年十月,四弟四雪又在工厂不明原因身亡。四弟性格开朗,是家里的开心果。他和大雪虽不常见面,但每次通电话,四弟都会给大雪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鼓励他坚持文学创作。大雪也总是关心四弟的工作和生活,给他一些人生的建议。四弟的离去,让大雪再次遭受沉重打击。他觉得自己作为兄长,没有保护好弟弟们,心中充满了愧疚与痛苦。
     在这样的困境下,大雪还要为儿子的婚事操心。大雪的儿子如今35岁,研究生毕业,本应有着美好的未来。然而,生活的压力让儿子的婚事一拖再拖。大雪看着儿子为了生活忙碌奔波,却一直未能成家,心中满是愧疚。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给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帮助他组建家庭。这种无力感,让大雪更加痛苦。在大年初二这个本应充满欢乐与团圆的日子里,大雪内心的痛苦达到了顶点,他整整睡了一天,仿佛只有在梦中,才能暂时忘却这些痛苦。
     尽管如此,大雪对文学的热爱从未改变。他在痛苦中依然坚持创作,试图从文学中寻找慰藉与力量。他的作品中,也渐渐融入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家庭命运的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我和大雪、三松一起组建了一个三人团的艺术团队。三松对绘画和书法有着极其深厚的热爱和独特的天赋,他笔下的画作栩栩如生,书法作品更是刚劲有力、飘逸洒脱。我们常常在杨柳村大雪家里定期相聚,围绕着乡土艺术的绽放与发展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次相聚,大雪家那略显质朴的堂屋便瞬间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我们围坐在一张略显陈旧但却充满温暖的旧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与乡土艺术相关的资料、三松的绘画草稿以及大雪撰写的关于乡土文学的构思手稿。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我们身上,映照着我们充满热情与期待的脸庞。
     三松会小心翼翼地展开他精心绘制的关于杨柳村风土人情的画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用充满激情的语气讲述着他如何用色彩和线条去展现杨柳村独特的魅力。他指着画中那金黄的麦浪,说道:“你们看,这大片的金黄,我用了明亮而饱满的色彩,就是为了突出杨柳村丰收时的喜悦和生机。我希望通过这色彩的冲击,让看到这幅画的人,能够瞬间感受到杨柳村那种质朴而热烈的生命力。”接着,他又指向画中那古老的石桥,“这座石桥,承载着杨柳村几代人的记忆,我在描绘它的时候,特意用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它的每一道纹理,就是想展现出它的历史厚重感,让人们知道,杨柳村的故事,都藏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里。”三松希望通过他的绘画,让更多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了解杨柳村的美,吸引他们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乡村。
     大雪则会充满激情地分享他以杨柳村为背景创作的文学作品片段,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神话故事,以及对家庭情感的深刻表达。他从乡村人物的刻画入手,讲述着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村民们的故事,同时也将自己对兄弟的思念融入其中:“在杨柳村,有一处神秘的老井,相传这口井直通东海龙宫。很久很久以前,村子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苦不堪言。一位勇敢的少年,听闻井中有通往龙宫的秘密通道,便毅然决然地跳入井中。在井中,他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见到了东海龙王。少年向龙王诉说了村子的困境,龙王被少年的勇敢和村民的苦难所打动,于是命令虾兵蟹将兴云布雨,解救了村子。从那以后,每年的特定日子,村民们都会来到老井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感恩龙王的恩赐。他们身着传统服饰,献上寓意吉祥的祭品,口中念念有词,那古老的祭文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在空气中回荡。而在这仪式的背后,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辈智慧的传承。就如同我和我的兄弟们,曾经在艰苦的岁月里相互扶持,共同追寻生活的希望。”
     大雪还描绘了村里的一位老木匠,他传承着古老的榫卯手艺,这手艺不仅是一种技艺,更蕴含着天地和谐、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老木匠常说,每一个榫卯结构都如同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时划分天地的界限,精准而巧妙。他制作的木器,不仅坚固耐用,更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神话中夸父逐日所追求的光明与希望。大雪通过这些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同时又饱含着人间真情的乡土世界,期望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关注,让城市中忙碌的人们在他的文字里找到心灵慰藉,重拾渐渐远去的乡土情怀,也让人们感受到他对兄弟深深的思念和对家庭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我结合自己的见解,与他们探讨如何将文学、绘画、书法这三种艺术形式与乡土艺术更好地融合,让乡土艺术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我提出:“我们可以举办一场以杨柳村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将三松的绘画作品挂满展厅的墙壁,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杨柳村的美景;在展厅的中央,摆放着大雪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深入了解杨柳村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以及大雪对家庭、对生活的感悟;而四周的展台上,则展示着三松的书法作品,用书法的形式书写出杨柳村的诗词、民谣,以及与传统文化、神话故事相关的感悟,让整个展览充满文化底蕴。”我们还设想,可以制作一些以杨柳村乡土艺术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比如印有三松绘画的笔记本,刻有大雪文学片段的书签,以及带有书法元素的明信片等等,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让杨柳村的乡土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我们畅想着,有一天,能够在杨柳村举办一场盛大的乡土艺术展览,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欣赏。让他们在这里,不仅能够领略到杨柳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还能够感受到文学、绘画、书法三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更能体会到大雪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杨柳村的乡土艺术真正地绽放光彩,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希望大雪能够在艺术创作中找到新的力量,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然而,如今大雪命运坎坷,那些曾经美好的憧憬,在现实的冲击下,似乎变得有些遥远。
     大雪的内心痛苦又有谁能懂?只有我这位挚友,深知他一路走来的艰辛,理解他内心的煎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决心成为他坚实的后盾,引导他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融入新锐的网络创作元素,实现融合成长。我相信,凭借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才华,定能重新开启青春梦想,在现实生活中改写命运,收获属于他的辉煌。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在文学创作中找到慰藉,缓解内心的痛苦,让生活重新充满阳光。
     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见证着牡丹城的变迁,也见证着大雪一家的苦难。在这黄河之畔的牡丹城,大雪的命运如同一首悲歌,在风中飘荡。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前行,终能为他的命运拨云见日,让阳光再次温暖他的生活,让我们曾经对乡土艺术发展的美好憧憬,有机会再次照进现实。
    喜欢。
  

第146章 正月十一念友人大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