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孩子,善良总会有回报,就像月亮精灵,她帮助了村子,也收获了村民们的敬爱。”
三、文学的启蒙
奶奶的故事,不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那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让我对文字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我开始尝试着把奶奶讲的故事,用自己稚嫩的笔触记录下来。虽然写得歪歪扭扭,语句也不通顺,但每当看到那些自己写下的文字,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文学的热爱愈发浓烈。我开始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从简单的童话到经典的文学名着,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沉醉其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奶奶始终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尽管她看不懂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每当我兴奋地向她讲述书中的故事时,她总会认真地倾听,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孩子,你读的这些书,就像奶奶给你讲的故事一样,都是宝贝啊。”奶奶总是这样说。她的话语,如同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我心中那棵文学的幼苗,让它茁壮成长。
四、岛屿大学的课堂
如今,我站在岛屿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台下坐着一群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学生。今天的文学课,我决定和他们分享我心中那段最珍贵的回忆——奶奶的故事。
“同学们,文学的源泉在哪里?是华丽的辞藻,还是高深的理论?在我看来,文学的根源,深深扎在我们的血脉与乡土之中。”我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
我向他们讲述起奶奶,那个没有文化却满是智慧的老人。讲起夏夜老槐树下,奶奶摇着蒲扇,用温暖的声音开启的奇妙世界。当我说到奶奶口中稻草人的故事时,我看到不少学生眼中闪过好奇的光芒,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田野里坚守的稻草人。
“同学们,想象一下,在那片金黄的田野里,稻草人孤独地站在那里,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他为了守护庄稼,不畏困难,这种精神,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敬佩?这就是奶奶故事的魅力,简单却充满力量。”我描述着,试图让学生们感同身受。
接着,我又说起了月亮精灵的故事。讲到月亮精灵用魔法帮助村子度过难关时,我看到一些学生的神情变得柔和,被精灵的善良所打动。
“奶奶没有文化,可她讲的故事,蕴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善良、勇敢品质的赞美。这些故事,是我文学启蒙的第一课。”我感慨地说道。
我告诉学生们,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它源于生活,源于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悟。奶奶虽不识字,但她用故事传递着对乡土的深情,对生活的理解。这,就是文学最本真的模样。
“在你们的血脉中,或许也流淌着这样的故事,它们或许来自祖辈的言传身教,或许来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去挖掘它们,你们会发现,文学的宝藏就在那里。”我鼓励着学生们。
五、传承与延续
课堂结束后,学生们围了过来,纷纷分享他们听完故事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想起了自己家乡的老房子,那里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有的说,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身边那些平凡事物背后的故事。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知道,奶奶的故事,在这些年轻的心中,种下了新的种子。
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但她的故事,她对我的印象,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每当我在文学创作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想起她讲的那些充满力量的故事。于是,我便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知道,奶奶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她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对生活的热爱,对这片乡土的深情,通过故事传递给了我。而我,也将带着这份传承,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行。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用自己的文字,将奶奶的故事,将这片乡土的美好,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那份来自血脉深处的温暖与力量。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奶奶的文学心灯,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明白,文学并非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深深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乡土,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只要心中有热爱,有故事,就能用文字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奶奶的期望,不断努力,让这盏心灯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更多的人在它的照耀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因为,这不仅是我对奶奶的怀念,更是我对文学,对这片养育我的乡土的深情告白。
喜欢。
第158章 血脉心声:奶奶的文学心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