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 走西口的玉堂大爷[2/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或许就能抵达彼岸。
     有一天,他们遇到了一个卖艺的班子。班子里有耍杂技的、变戏法的,还有唱戏的。他们在路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玉堂和乡亲们也停下脚步观看。戏班子的表演十分精彩,引得众人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戏班子的班主向大家讨要赏钱,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还是纷纷拿出一些零散的铜钱。玉堂看着他们,心中想到,在这艰难的世道里,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努力奔波,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生存的希望。
     还有一次,在一个小镇上,玉堂看到了一场奇特的婚礼。新郎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鲜艳的红袍,新娘则坐在花轿里,唢呐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尽管生活困苦,但人们依然努力地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用传统的仪式来庆祝人生的重要时刻。这场婚礼让玉堂感受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身处困境,人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走西口途中结识的生意朋友
     在走西口的艰难旅程中,玉堂凭借着自身的质朴与真诚,结识了几位同样怀揣着生意梦想的朋友,他们的相遇与互助,为这段艰辛的旅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精明练达的皮货商——赵掌柜
     在一个热闹的集镇上,玉堂看到一位身着粗布长袍但气质不凡的人正在与当地商贩激烈地讨价还价。此人正是赵掌柜,经营皮货生意多年,足迹遍布多地。他目光敏锐,总能精准地判断皮货的品质与价值。玉堂好奇地在一旁观看,赵掌柜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交易结束后,主动与玉堂攀谈起来。
     得知玉堂走西口谋生计,赵掌柜热情地分享起自己的生意经:“做买卖,讲究个眼明心亮,摸准行情,还要能说会道。就像这皮货,从皮子的产地、成色到做工,都得门儿清,才能不亏本。”赵掌柜的话语中透着精明与干练,让玉堂受益匪浅。
     后来,在一次赶路途中,赵掌柜的货物运输遇到了麻烦,雇佣的脚夫突然撂挑子不干了。玉堂二话不说,帮忙联系了其他可靠的脚夫,还协助赵掌柜重新整理打包货物。赵掌柜对玉堂的热心十分感激,作为回报,他教玉堂如何辨别各类皮货的优劣,还分享了一些与各地客商打交道的技巧。两人一路同行,相互交流生意上的见解,感情愈发深厚。
     有一回,赵掌柜看中了一批上等的羊皮,但卖家狮子大开口,要价极高。赵掌柜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找玉堂商量。玉堂仔细分析了当前皮货市场的行情,结合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和销售计划,建议赵掌柜适当抬高价格,但要附加一些条件,比如让卖家负责运输到指定地点。赵掌柜采纳了玉堂的建议,经过一番谈判,成功以合理的价格拿下了这批羊皮。这批羊皮制成的皮货上市后,大受欢迎,赵掌柜赚了个盆满钵满。他对玉堂的商业眼光赞赏有加,此后更加毫无保留地与玉堂分享自己的生意经验。
     诚实守信的布商——孙大哥
     在一处驿站歇脚时,玉堂结识了孙大哥。孙大哥经营布匹生意,为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在同行中是出了名的。他的行囊中,除了必备的衣物干粮,便是各种布料的样本。孙大哥常常拿出样本,向其他路人介绍布料的材质、产地和特色。
     玉堂对孙大哥的布料生意很感兴趣,孙大哥便耐心地讲解:“这做布生意,质量就是根本。咱得选好的料子,不能以次充好,才能赢得回头客。而且,和供应商、买家都得真诚相待,生意才能长久。”玉堂认真聆听,将这些经验铭记于心。
     有一次,孙大哥在交易中收到了一张假银票,心情低落。玉堂安慰他,并与他一起想办法解决。他们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位熟悉银票真伪鉴定的老师傅,在老师傅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使用假银票的骗子,挽回了损失。经过这件事,孙大哥和玉堂的友谊更加坚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后,孙大哥在采购一批新布料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印染工艺,可以让布料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图案。然而,采用这种工艺成本较高,孙大哥担心市场接受度不高。玉堂听闻后,陪孙大哥走访了多家布庄和成衣店,进行市场调研。他们发现,虽然这种布料价格偏高,但因其独特的图案,受到了一些富贵人家和追求时尚的顾客的青睐。于是,孙大哥果断采购了这批布料,并在玉堂的建议下,举办了一场布料展示会,邀请当地的裁缝、商人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顾客参加。展示会上,这种新布料大获成功,孙大哥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眼光独到的山货商——李叔
     在翻越一座大山后,玉堂在山脚下的村落里遇到了李叔。李叔专门收购和贩卖山货,对各种山货的特性了如指掌。他身材敦实,脸上总是带着朴实的笑容,行囊里装满了各种山货样品,如色泽鲜艳的野山菌、颗粒饱满的松子等。
     李叔热情地向玉堂介绍山货生意的门道:“这山货啊,讲究个新鲜和特色。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山货,得把握好时机收购,还得知道哪些地方的山货品质最佳。”李叔还讲述了自己如何深入山林,与山民打交道收购山货的经历。
     一次,李叔收购的一批山货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暴雨,部分山货受潮变质。玉堂得知后,帮忙联系当地的商家,低价处理了还能使用的山货,减少了李叔的损失。李叔对玉堂感激不已,他传授给玉堂一些山货保存和挑选的秘诀,还承诺如果玉堂日后从事相关生意,会给予货源上的支持。
     后来,李叔发现了一种新的山货——野生灵芝,但当地山民对其价值认识不足,收购价格很低。李叔看准了其中的商机,却苦于资金有限,无法大量收购。玉堂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积攒下来的一部分钱借给了李叔,还帮他联系了一些在药材行业有门路的熟人。在玉堂的帮助下,李叔成功收购了大量野生灵芝,并通过那些人脉将灵芝销往各地,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李叔对玉堂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深知若没有玉堂的帮助,自己很难抓住这个难得的商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堂在与这些生意朋友的交往中不断学习成长。他融合从赵掌柜、孙大哥和李叔处汲取的经验,结合自身观察与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生意方向。
     抵达陕西后,玉堂凭借旅途中积累的经验与人脉,以及自身的勤奋努力,在当地商业圈子中逐步站稳脚跟。他从微不足道的小本生意起步,凭借良好信誉与独到眼光,生意规模日益扩大。
     创业初期,赵掌柜凭借广泛人脉,为玉堂引荐众多潜在客户与合作伙伴,助力他打开市场;孙大哥时常与玉堂分享布匹生意经营之道,协助他优化店铺经营管理;李叔不仅为玉堂提供优质山货货源,还与他一同探索山货与其他商品结合的销售模式,拓展了业务范围。
     多年后,玉堂生意兴隆,家庭美满,育有六个子女,成为当地备受敬重的商人。他常将自己走西口的经历,尤其是与赵掌柜、孙大哥、李叔之间的故事,讲给子女们听。
     玉堂神色庄重,语重心长地对子女们说道:“孩子们,我这一生,从走西口的艰难岁月到如今的安稳富足,深刻领悟到奋斗与友情的力量,这二者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奋斗,是咱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古有愚公移山,凭借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立志搬走挡路大山,其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传承至今。我走西口时,面对重重艰难险阻,正是秉持着这种奋斗精神,绝不向命运低头,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而友情,亦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人生路上的珍贵财富。我在走西口途中,若没有赵掌柜、孙大哥和李叔的帮助,怎能取得今日成就?他们在我困境时伸出援手,传授经验、提供支持,这份情谊如同儒家倡导的‘仁爱与‘互助,温暖人心,给予力量。”
     “奋斗与友情,二者缺一不可。奋斗让我们有前行的动力,而友情则为我们的奋斗之路增添助力。希望你们在今后人生中,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以奋斗为笔,以友情为墨,书写精彩人生。”
     玉堂的故事,在家乡与陕西等地广泛流传,激励着无数人。它生动诠释了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奋斗与友情的伟大力量,让人们坚信,只要坚守这些精神品质,就能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实现梦想,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多年后,玉堂已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富商,家族兴旺,生意遍布多地。他的六个子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皆成长为品行端正、积极进取之人。
     在一个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玉堂望着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心中满是感慨。他轻抚胡须,缓缓开口,对子女们讲述起那段走西口的往昔岁月,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温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们,今日团圆,我想再与你们讲讲走西口的故事。那时的艰辛,非言语能表。但正是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我深切领悟到奋斗与友情的真谛,而这二者,皆与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奋斗,乃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恰似《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走西口途中,山路崎岖,匪患横行,疾病肆虐,可我从未放弃。每一次跌倒后起身,每一回困境中坚守,皆因心中有对家人的责任,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便是奋斗的力量,它支撑着我跨越万水千山,战胜重重磨难。”
     “而友情,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瑰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能有今日,多亏了赵掌柜、孙大哥和李叔这些挚友。赵掌柜教我生意之道,孙大哥让我明白诚信之重,李叔与我携手共克时艰。我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彼此成就,这正是传统文化中‘义与‘和的生动体现。朋友间的情谊,无关利益,只为真心,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得意之时相互警醒。”
     “你们看,奋斗如舟,载着我们在人生的波涛中前行;友情似帆,为我们指引方向,增添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沧桑,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无数先辈传承着奋斗精神,秉持着友善互助的美德。”
     “如今,时代变迁,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永不过时。你们要将其铭记于心,融入血脉。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要以奋斗为翼,以友情为杖,传承先辈之志,弘扬中华美德。如此,方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为家族增光,为国家添彩。”
     子女们静静聆听,若有所思,他们从玉堂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力量。月光下,一家人的身影显得格外温暖,而玉堂的故事,也将随着岁月的流转,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在奋斗的道路上,珍视友情,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喜欢。
  

第160章 走西口的玉堂大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