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3章 黄河文化和乡土文学在血脉之声中演绎岁月[1/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家族丰碑故事启迪人生,黄河文化和乡土文学的探索和热心创作,成就了一个乡土作家和诗人的艺术风格……
     ——题记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黄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而乡土文学,则如同黄河岸边的朵朵繁花,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对于乡土作家和诗人而言,黄河文化与乡土文学,不仅是创作的源泉,更是他们灵魂深处的血脉之声,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家族丰碑,传承黄河精神
     我的故乡,位于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镇杨柳村。这里,是被黄河水深情滋润的土地,无数家族在岁月的洗礼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丰碑。这些家族故事,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串联起了黄河文化的脉络。它们或是关于祖辈们在黄河水患中顽强抗争的英勇事迹,或是关于家族传承的传统技艺和文化习俗,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黄河儿女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精神。
     我的家族,也有着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在祖辈们的记忆中,黄河曾多次泛滥,给沿岸的村庄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我的祖辈们并没有被灾难吓倒,他们团结一心,与黄河水患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筑起了一道道防洪堤坝,守护着家园。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是黄河精神的生动体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那蜿蜒曲折的身姿,裹挟着万里黄沙,一路奔腾而来,恰似祖辈们在岁月中历经的无数艰难险阻。这些家族故事,如同种子一般,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它们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乡土作家和诗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使命。在我的创作中,我常常将这些家族故事融入其中,通过文字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精神的魅力。
     乡土文学,描绘黄河风情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百态。而我故乡杨柳村的乡土文学,则更是独具特色,它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了黄河儿女的生活、情感和梦想。
     在我的创作中,我始终坚持以乡土文学为载体,描绘黄河风情,尤其是故乡杨柳村的独特韵味。我笔下的乡村,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那里有广袤的田野,金黄的麦浪,还有那清澈的黄河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
     每到农忙时节,黄河岸边的田野里便热闹非凡。男人们挽起裤脚,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他们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那是岁月和劳动留下的印记。女人们则在家中忙碌着,准备着丰盛的饭菜,等待着家人归来。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杨柳村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村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河仪式。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带着祭品来到黄河岸边,祈求黄河水患不再,风调雨顺。仪式上,老人们会讲述着关于黄河的古老传说,孩子们则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那悠扬的唢呐声,伴随着黄河的涛声,在村落的上空久久回荡。
     而在黄河滩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羊皮筏子。那些经验丰富的筏子客们,熟练地驾驭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穿梭。他们一边唱着豪迈的黄河号子,一边向游客们讲述着黄河的故事。那粗犷的歌声,在黄河的上空回荡,仿佛诉说着黄河儿女的坚韧与豪迈。
     黄河流域的面食文化在杨柳村也别具一格。在黄土高原风格的窑洞里,妇女们熟练地揉着面团,她们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便从手中诞生。这些面条或配上浓郁鲜香的臊子,或简单地拌上葱花、酱油和香醋,再浇上一勺热油,“刺啦”一声,香气四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欢声笑语回荡在窑洞里,那是家的味道,也是黄河流域特有的温情。
     还有那热闹的乡村集市,沿着黄河岸边的小路摆开。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手工编织的竹篮、草帽的,有卖新鲜瓜果蔬菜的,还有卖各种传统小吃的。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手里拿着刚买的糖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集市上的人们相互打着招呼,家长里短地聊着天,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展现着黄河流域人们质朴而又热情的生活态度。
     故乡特色,牡丹飘香
     杨柳村所在的牡丹城,自然有着与牡丹相关的独特风情。每到暮春时节,牡丹盛开,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红的、粉的、白的、紫的,各色牡丹争奇斗艳,花香四溢。
     村里会举办牡丹节,届时,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会采摘下新鲜的牡丹花瓣,制作成牡丹糕、牡丹酒等特色美食。牡丹糕口感软糯,带着淡淡的花香;牡丹酒色泽诱人,入口绵柔。老人们则会聚在一起,讲述着关于牡丹的传说和故事,据说,这里的牡丹是当年仙女撒下的种子所化,有着神奇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牡丹花丛中,还会有民间艺人表演传统的戏曲节目。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在花丛间婉转吟唱,那优美的唱腔与牡丹的娇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而我,常常会在这如诗如画的场景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将故乡的这份美好融入到我的文字之中。
     春节盛景,乡情浓郁
     在黄河流域,春节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团聚的期盼。进入腊月,浓浓的年味便开始弥漫在杨柳村的每一个角落。
     大人们忙着采购年货,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新鲜的肉类、蔬菜、水果,以及各种祭祀用品和春联年画,摆满了摊位。孩子们则掰着手指倒数着新年的到来,期待着能穿上新衣,吃到美味的糖果。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摆放上糖瓜等祭品,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从这一天开始,春节的准备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接下来的日子里,扫房、蒸馍、炸丸子等传统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到了除夕,黄河两岸的村庄洋溢着喜庆的

第183章 黄河文化和乡土文学在血脉之声中演绎岁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