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这种草。”
孩子们立刻在周围仔细寻找起来,可是找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找到。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李大爷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周围的动静,凭借着记忆中各种植物生长的环境特点,他开口说道:“大家往东边那片稍微湿润点的地方找找看,那种草喜欢长在湿润的环境里。”
果然,没过多久,小强兴奋地喊道:“李大爷,我找到了,是这种草吗?”李大爷伸出手,摸了摸小强采来的草,脸上露出肯定的笑容:“对,就是这个。”
李大爷让孩子们帮忙把草捣碎,然后小心地敷在小花的脚踝上,又用布条绑好。“好了,小花,先别着急走路,咱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等会儿慢慢走回去。”李大爷温柔地说道。
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围在李大爷身边,眼中满是敬佩。小虎好奇地问道:“李大爷,您怎么知道这么多呀,连草药都认识。”
李大爷笑了笑,缓缓说道:“孩子们,大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以前在这黄河滩区的林子里待的时间长,和大自然接触得多了,就慢慢了解了这些。其实啊,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它会教会你们很多东西。而且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问题。”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中对李大爷的智慧和从容更加钦佩了。休息了一会儿后,在李大爷的带领下,孩子们互相扶持着,慢慢地走出了树林,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
当他们快走到村子边缘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又飘来了大片乌云,风也渐渐大了起来,黄河水的咆哮声似乎也更加响亮。
小虎有些着急地说:“李大爷,又要下雨了,咱们走快点吧,不然要被淋成落汤鸡啦!”
李大爷微微皱眉,仔细听了听风声,又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说道:“孩子们,先别急着跑。这风里带着湿气,而且风势变化得有些奇怪,不像是普通的阵雨,可能会有大风或者雷电。咱们先找个安全的地方避一避。这黄河滩区地势平坦,我们往回走找个结实点的屋子躲避,千万不能在这空旷的地方待着。”
孩子们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听从了李大爷的话。他们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废弃的看林人小屋。
李大爷带着孩子们朝着小屋走去,边走边说:“在这黄河滩区遇到天气变化,可不能盲目乱跑。要先判断天气情况,再找合适的地方躲避。像这种废弃的屋子,如果没有危险物品,就是个不错的避雨场所。”
等他们走进小屋,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狂风呼啸着,黄河水的浪涛声也愈发汹涌。
小花有些害怕地靠近李大爷,问道:“李大爷,这雨会不会下很久呀?”
李大爷轻轻拍了拍小花的肩膀,安慰道:“别怕,孩子。听这雨声和风声,这雨来得急,去得也可能快。咱们先在这里等等看。这黄河滩区的天气变化快,只要咱们找对了躲避的地方,就不用太担心。”
小强看着外面的雨幕和汹涌的黄河水,好奇地问:“李大爷,您是怎么知道这雨不简单的呀?”
李大爷笑了笑,说道:“小强啊,这都是生活里的经验。以前我眼睛还看得见的时候,经常在这黄河滩区的林子里转,时间长了,就能从风的味道、声音,还有云的变化来判断天气。就像今天,这风带着很重的湿气,而且风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吹得特别乱,再加上这乌云压得这么低这么黑,就知道不是一般的雨。而且这黄河水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响,说明水流更急,更得小心。”
小虎听得入神,接着问道:“那李大爷,要是在这黄河滩区遇到雷电该怎么办呀?”
李大爷思索了一下,认真地说:“如果在这黄河滩区遇到雷电,千万不能站在大树下,也不能在空旷的地方。这滩区地势平,咱们要找个低洼点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远离金属物品,这样能减少被雷电击中的危险。而且绝对不能靠近黄河水,水面容易导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孩子们一边听着李大爷的讲解,一边不住地点头。
渐渐地,外面的雨声小了,风也停了。李大爷站起身,说道:“孩子们,雨差不多停了,咱们也该回家了。记住大爷今天说的话,以后在这黄河滩区玩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孩子们跟着李大爷走出小屋,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还带着淡淡的黄河水的气息。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黄河之上。孩子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牵着李大爷的手,高高兴兴地朝着村子走去,心中对李大爷的智慧又多了几分敬佩,也对这黄河滩区的独特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
快到村子里时,李大爷停下脚步,认真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和你们在这黄河滩区林子里的经历,大爷也很开心。但大爷希望你们记住,这黄河滩区是个美丽却又危险的地方,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的体验,像这壮观的黄河水,茂密的杨树林和柳树林。可它有时候也很无情,就像刚才的风雨雷电和那汹涌的河水。”
他顿了顿,微微低下头,像是在思索着更合适的话语,接着说道:“以后你们再来这黄河滩区玩,一定要做好准备,提前看看天气。遇到事情千万不要慌,冷静下来想一想该怎么办。如果不确定某些东西能不能碰、能不能做,就不要轻易尝试。”
李大爷伸出手,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语重心长地继续说:“还有啊,和小伙伴一起出来,要互相照顾。就像今天小花崴了脚,大家都很关心她,这就很好。在这黄河滩区,大家更要团结一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大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明白,你们都是聪明又善良的好孩子。希望你们能多亲近这黄河滩区的大自然,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也希望你们每次来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回去。”
孩子们仰着小脸,认真地听着李大爷的嘱托,纷纷用力地点头。“我们记住了,李大爷!”小虎代表大家坚定地回答道。
随后,孩子们簇拥着李大爷走进村子,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与不远处静静流淌的黄河水相映成趣。那温暖的光芒,仿佛也照亮了孩子们未来前行的道路。
日子又过了几天,村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背着专业的摄影设备,听闻了黄河滩区独特的风光以及李大爷的故事后,满怀期待地决定拜访李大爷,并邀请他一同前往滩区进行拍摄,希望能记录下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生迹。
李大爷欣然应允。次日清晨,一行人朝着黄河滩区进发。此时的黄河滩区,弥漫着一层轻柔的薄雾,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仙境。杨树林和柳树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黄河水奔腾的轰鸣声远远传来,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
其中一个叫小杨的年轻人好奇地问李大爷:“李大爷,您眼睛看不见,可怎么感知这黄河滩区的美呢?”
李大爷微微仰头,感受着清晨略带水汽的风,缓缓说道:“孩子,这黄河滩区的美,不单单靠眼睛去看。你听,黄河水奔腾的声音,那是大自然的激昂战歌;你闻,空气中泥土、河水混合着树木的气息,这是大自然独特的芬芳;还有这风,带着黄河的雄浑气息拂过脸庞,能让你真切感受到它的力量。用心去聆听、去嗅闻、去感受,你就能体会到这滩区别样的美好。”
大家继续前行,来到一处靠近黄河的滩涂。小杨发现这里的景色独特,便准备架起三脚架拍摄。然而,松软的滩土让三脚架难以稳定站立。
小杨皱着眉头,有些无奈地说:“哎呀,这地面太软了,三脚架根本立不稳,这可咋拍呀?”
李大爷听到后,蹲下身子,伸手触摸着滩涂的地面,随后捡起一旁的柳枝和石块,说道:“孩子们,别着急。咱们可以把这些石块垫在三脚架的脚下,再用柳枝把周围的泥土加固一下,这样三脚架就能稳当了。”
众人依言照做,很快就将三脚架稳固地架好了。小杨竖起大拇指,赞叹道:“李大爷,您可太有办法了!要是没有您,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大爷笑着摆摆手,说道:“这都是在这黄河滩区生活多年积累的经验,遇到的情况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拍摄过程中,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天色迅速暗了下来。一个叫小美的女孩担忧地说:“李大爷,这天气变化得太快了,我们要不要赶紧回去呀?”
李大爷侧耳倾听着风声,又嗅了嗅空气,镇定地说:“先别慌,这乌云来得急,去得也可能快。而且这风还没完全变大,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雨。咱们先转移到那片稍微高一点的柳树林里,既能继续拍摄,要是雨真的下大了,也有地方躲避。这黄河滩区天气多变,可不能盲目行动。”
大家听从李大爷的建议,转移到了柳树林中。果然,没过多久,乌云渐渐散去,阳光再次洒在黄河滩区。小杨兴奋地说:“李大爷,您说得太对了!要不是听了您的话,我们可就错过这绝佳的拍摄时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天的拍摄结束后,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李大爷的深深敬佩回到村子。小杨感慨地说:“李大爷,今天跟您在一起,我们不仅拍到了许多美丽的照片,更学到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方法,还体会到了您对这黄河滩区的独特情感,真是受益匪浅,太感谢您了。”
李大爷微笑着说:“孩子们,希望你们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像在这黄河滩区一样,多观察、多思考。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办法总比困难多。这黄河滩区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好好与它相处,它会给予你们无尽的惊喜和启示。”
时光悠悠流转,那口水井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被杂草掩盖,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然而,李大爷的故事,如同黄河水一般,在村子里奔腾不息,代代流传。
冰阳每次回到村子,望向那口旧井,李大爷打水时坚毅的身影、在黄河滩区与孩子们相处时的慈祥面容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李大爷虽双目失明,却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乐观的精神,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明灯,照亮了那段艰苦却又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岁月。
如今,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来水早已通到每家每户,那口水井完成了它的使命,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但李大爷所代表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村子的上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生活的道路上勇敢前行,用心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珍惜与大自然的每一次邂逅。
而这一段关于水井、关于李大爷以及黄河滩区的故事,也成为了冰阳心中永恒的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往昔的温暖、感动与对大自然深深的眷恋。
展望未来,黄河滩区在人们的悉心呵护与合理开发下,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那茂密的杨树林和柳树林会更加郁郁葱葱,成为众多生灵的栖息乐园;黄河水奔腾依旧,却会更加清澈,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或许,这里会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壮美与神奇。而村子里的人们,也会继续传承李大爷的精神,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守护着黄河滩区的美丽与安宁,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喜欢。
第195章 一口水井的记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