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有缘结识黑土地友人果忱兄弟,情缘文学,结伴同行。
被聘《呼兰河文学》特约副主编,兄弟情故乡情,闯关东后代念起黄河大槐树……
——题记
初抵黑土,缘结挚友
2001 年,那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期待的年份。彼时的我,怀揣着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和对远方的憧憬,踏上了黑土地这片神奇的土地。飞机缓缓降落,透过舷窗,我看到了广袤无垠的大地,黑黝黝的土壤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走出机场,清新而略带寒意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我精神为之一振。我拖着行李,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着前行的方向。就在这时,一个热情爽朗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兄弟,你是来这儿旅游的还是办事呀?看你拖着行李,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我扭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憨厚的男子正微笑着看着我。他的眼睛明亮而真诚,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我忙回应道:“我是来这边发展的,刚到这儿,对环境还不太熟悉呢。”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道:“那可巧了,我叫果忱,在这儿土生土长,对这儿熟得很。你有啥想了解的,问我就行。”就这样,我与果忱兄弟在这偶然的相遇中,开启了一段深厚的友谊。
我们边走边聊,果忱兄弟向我介绍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他说起黑土地的历史时,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从古老的肃慎族到近代的闯关东历史,他都能娓娓道来。原来,果忱兄也是闯关东后代,他的先辈们从黄土地一路辗转来到这片黑土地,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他说,小时候常常听爷爷讲起黄土地的故事,讲那黄河大槐树,讲家乡的风土人情,虽然未曾亲身去过,但那些故事早已在他心中种下了对黄土地的向往。
而我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渐渐地放下了初来乍到的紧张与不安。来到我提前预定的住处后,果忱兄弟还帮我搬运行李,整理房间。他忙前忙后,一点也不嫌麻烦。整理完后,他看了看时间,说道:“兄弟,忙活了半天,也该饿了吧。走,我带你去尝尝咱们这儿的特色美食。”
在一家热闹的餐馆里,果忱兄弟点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锅包肉金黄酥脆,猪肉炖粉条香气四溢,地三鲜色泽诱人……每一道菜都充满了黑土地的独特风味。我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继续畅聊。从各自作为闯关东后代的生活经历到对未来的规划,从文学爱好到人生理想,我们发现彼此有太多的共同话题。
果忱兄弟告诉我,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和写作,尤其对黑土地的文学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咱们黑土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宝藏。我一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片土地,也让大家知道我们闯关东后代的故事。”
听到他的这番话,我心中涌起一股共鸣。我也向他讲述了自己作为闯关东后代对黄土地和黑土地之间渊源的思考。我说:“我们的先辈们从黄土地来到黑土地,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将黄土地的文化与黑土地的文化相互交融。这其中有着太多值得书写的故事。”
那一刻,我们仿佛找到了知音,对文学的共同热爱和相似的身世背景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了。
文学之缘,携手同行
随着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和果忱兄弟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我们常常一起去黑土地的各个角落采风,寻找创作的灵感。无论是那片广袤的北大荒,还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村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有一次,我们来到了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微风拂过,麦浪滚滚,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穗上,仿佛给整个麦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果忱兄弟兴奋地张开双臂,说道:“兄弟,你看这景色多美啊!这就是我们黑土地的魅力,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让我想起爷爷说过,黄土地上也有大片的麦田,虽然模样可能不太一样,但丰收的喜悦是相同的。”我点点头,感慨道:“是啊,这样的景色让我想起了黄土地上的麦浪,虽然地域不同,但那种丰收的喜悦却是相通的,就像我们闯关东后代对两地的情感。”
我们坐在田埂上,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交流着创作的想法。果忱兄弟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下了我们的灵感火花。他说:“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黑土地麦田和黄土地麦田的文章,通过对比和交融,展现两种地域文化的特色,还有我们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的坚韧。”
我赞同地说:“好主意!我们还可以融入先辈们闯关东的经历,讲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就这样,我们你一言我一语,构思出了一篇精彩的文章大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到家后,我们各自开始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题。有时候,为了一个恰当的词语或者一个生动的描写,我们会反复推敲,甚至争论不休。但正是这种认真和执着,让我们的作品不断完善。
当我们完成作品后,互相交换阅读。果忱兄弟的文字充满了对黑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先辈们的敬仰,而我的文字则融入了黄土地的情感和记忆,还有对两地文化交融的思考。我们的作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更加坚定了在文学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决心。我们决定以后要创作更多关于黑土地与黄土地情缘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我们闯关东后代的精神传承。
荣任副编,责任在肩
就在我们沉浸在文学创作的喜悦中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了。《呼兰河文学》的主编找到了我,他对我之前发表的一些作品表示赞赏,并邀请我担任《呼兰河文学》的特约副主编。
当我接到这个邀请时,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这是对我文学创作的一种认可,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忐忑的是,我深知这份工作责任重大,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
果忱兄弟得知这个消息后,比我还要高兴。他握着我的手,兴
第248章 黑土地与黄土地情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