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时不时跃出水面;年轻小伙戴着棒球帽,耳机里流淌的音乐与水波轻响融为一体。“钓鱼讲究‘静字,”老者察觉冰阳的目光,微笑着开口,“心若浮躁,鱼儿怎会咬钩?”竹制钓竿在他手中稳如磐石,浮标微动时,手腕轻抖的动作行云流水,尽显岁月沉淀的从容。
穿过曲径通幽的竹林,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吟诵古老的诗篇。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在地上洒下铜钱般的光斑,偶有露珠坠落,在枯叶上溅起细微的水花。竹林深处传来阵阵欢笑,几个孩童举着用竹枝编织的花环追逐嬉戏,他们的身影与斑驳光影交织,宛如跃动的音符。竹林尽头的观景亭里,艺术情侣林深和夏荷正在创作。林深的画笔在画布上快速游走,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竹子的挺拔;夏荷半跪在青石上,用水彩细致描绘石缝间绽放的野花,发丝被风吹起,沾着几片竹叶却浑然不觉。
“我们走过七个省的古村落,”林深放下画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甘垛公园的灵气最特别。你看这光影,每十分钟就换一种色调。”他指向湖面,夕阳将云层染成琥珀色,余晖斜照竹林,为青竹镀上金边。夏荷在画纸边缘添上两只振翅的麻雀,灵动的笔触让画面瞬间鲜活起来:“艺术源于观察,就像这片竹林,看似平常,却藏着无数值得定格的瞬间。”
日影西斜,冰阳漫步至公园深处的农耕文化园。水车吱呀转动,将河水引入田间沟渠;稻草人戴着斗笠,守卫着金黄的麦田;茅草屋前,老农正在编织竹篮,粗糙的双手灵巧地穿梭于竹条间,眨眼间便编出精美的纹路。屋檐下晾晒着成串的红辣椒和玉米,墙角陶罐里腌制的梅干菜散发着醇厚香气。“这些老手艺,传了三代人,”老农将刚编好的竹篮递给冰阳,“年轻人都去城里了,不知道还能守多久。”话语间既有自豪,又藏着淡淡的惆怅。
暮色四合,公园换上了夜的纱衣。暖黄色的路灯次第亮起,在小径上投下温柔的光晕。湖面飘来阵阵蛙鸣,与草丛中蟋蟀的演奏此起彼伏。冰阳在湖边长椅坐下,望着水中摇曳的星子倒影,记忆如潮水般漫涌——儿时夏夜,他和伙伴们在故乡小树林捉萤火虫;雨后清晨,踩着露水去采蘑菇;秋收时节,跟着大人在田间挥舞镰刀,金黄的稻浪里满是丰收的喜悦。那些质朴的乡情,此刻与眼前的甘垛公园重叠,唤起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感动。
归途中,客车的颠簸摇晃着冰阳的思绪。回望渐隐于夜色的甘垛公园,他深知这场旅程不仅是一次对自然之美的探寻,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当城市的霓虹再次映入眼帘,冰阳翻开早已写满的笔记本,借着车内微弱的灯光,郑重写下:“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脚下的土地;艺术的真谛不在技巧,而在对生命的敬畏。甘垛公园的故事,将永远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一章。”
喜欢。
第266章 甘垛公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