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6章 草儿的教师梦想回放[2/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叠了一摞又一摞,弟弟妹妹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父亲跪在祠堂里,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磕了三个响头,颤巍巍地握住草儿的手:“儿啊,这黄河水涨了又落,咱们庄稼人,总不能让一家子都饿死在河滩上。”草儿望着父亲掌心被农具磨出的血泡,终于将那个滚烫的教师梦,连同撕碎的准考证,一起埋进了自家后院的枣树下。
     从此,草儿的手掌再没握过粉笔,而是长满了与父亲相似的老茧。春日里他赤脚踩进冰冷的河泥插秧,听着对岸传来若有若无的读书声;秋收时他挥汗如雨地打谷,却总在谷场边用秸秆搭出简易的算盘,教围坐的孩子们数数。直到有天暴雨冲垮了村里的祠堂,草儿望着满地狼藉,突然想起老教师临终前的嘱托,毅然将自己婚房的木料拆下,在废墟上搭起了新的课桌。
     这间由旧木板和石磙拼凑的教室里,渐渐坐满了光脚的孩童。草儿用黄河淤泥烧制的陶土块当粉笔,在竹席上写满生字;把捡来的碎瓷片磨成教具,教孩子们认识分数。每当他站在斑驳的土墙前讲课,黄河的风便会卷着细沙拍打着窗棂,而孩子们的读书声却比任何时候都清亮。
     小壮是草儿最疼爱的学生。这个总爱蹲在渡口帮人拉纤的男孩,有次偷偷把草儿塞给他的馒头揣回了家。草儿踩着泥泞的河滩家访时,正撞见小壮父亲咳着血给牛添草料。“叔,让壮儿读书吧。”草儿从怀里掏出攒了半年的粮票,“我带他去县城考中学,路费我出。”那晚黄河的浪头格外高,拍打着堤岸发出轰鸣,却盖不住小壮父亲压抑的啜泣声。
     多年后的某个清晨,草儿站在新落成的村小前,看着小壮穿着笔挺的校服,将一摞摞崭新的课本搬进教室。黄河水依然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而岸边的枣树上,当年埋下的准考证早已化作春泥,滋养出满枝的新芽。草儿摸着胸前褪色的校徽,那是他十八岁那年,在县城新华书店橱窗前凝视了整整半小时的纪念品。此刻朝阳初升,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身后朗朗读书声里的新校舍,共同构成了黄河岸边最美的风景。
    喜欢。
  

第286章 草儿的教师梦想回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