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小人物大人生泥土放歌[2/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墨迹的作业本:34;叔,您快进来坐!34;堂屋墙上挂着几张奖状,仔细一看都是县农技比赛得的。八仙桌上摊着《中国蔬菜》杂志,书页间夹着不少纸条,写满批注。
     楚成阳注意到墙角堆着几个硬纸箱,里面装满农业书籍。34;这些都是在旧书市场淘的,34;大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34;晚上没事就看看,咱种地也得讲科学。34;说话间,大柱母亲颤巍巍地端来一碗红糖水,瓷碗边豁了个口,却擦得干干净净:34;成阳啊,多亏你上次帮忙联系专家,大柱种的大棚菜才没全冻死。34;
     楚成阳捧着温热的碗,忽然想起自己刚写作那会儿,村里没人理解。父亲把他的稿纸塞进灶膛生火,母亲却偷偷把攒下的鸡蛋卖了,给他买稿纸和墨水。此刻大柱家墙上的老挂钟滴答作响,墙上贴着的34;天道酬勤34;书法作品微微泛黄,墨迹却依然苍劲有力。
     34;叔,我有个想法,34;大柱突然开口,眼神坚定,34;想办个农民夜校,教大伙科学种地。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地里就剩些老人,再按老法子种下去可不行。34;他从床底拖出个木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自己整理的教案,还有用废旧日历背面画的示意图。
     楚成阳翻开一本教案,扉页上写着:34;让每粒种子都开出希望的花34;。字迹虽不算工整,却透着股认真劲儿。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教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无数个大柱,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
     回到家时,暮色已经漫过黄河大堤。楚成阳坐在书桌前,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稿纸上,钢笔尖悬着未落,墨水滴在纸上晕开,像极了大柱家田垄上的水洼。他想起自己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写的是村里老支书带领大伙修水渠的故事。那时编辑老师在回信里写道:34;泥土里生长的文字,最有生命力。34;
     笔尖终于落下,沙沙的书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34;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个小人物都是一首独特的歌。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坚韧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周大柱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书写着最动人的传奇。当知识的甘霖浸润土地,当科学的种子破土而出,平凡的泥土也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就是黄河儿女的放歌,是大地上最质朴也最磅礴的乐章。34;
     窗外,月光爬上了老槐树的枝桠。楚成阳搁下笔,望着稿纸上渐渐干透的字迹,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些。他知道,自己要写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千千万万像大柱这样的小人物,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轨迹。而这些故事,终将汇聚成一曲永不落幕的赞歌,在黄河两岸久久回响。
    喜欢。
  

第290章 小人物大人生泥土放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