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场中无数人羡慕嫉妒恨,喟叹不止的夏苏叶,对于君振秋的话语和决定,反应却是平平。
记录就记录呗,传世就传世呗。
只要你高兴,怎么样都行。
我无所谓。
我只是实在压不住火气,想让那位浑身像长了刺一样,不停扎自己的婉容公主受受挫折,长长记性,不要那么任性,不要那么没礼貌而已。
她闭嘴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诗怎么处理,你们随意就好。
然而,就在众人沉默,夏苏叶也默认了君振秋的决定,闭口不言的时候。
似长了刺一般,不停扎夏苏叶的君婉容又又又又又开口了。
她站起身,神情严肃,声音急切:“父皇,万万不可。”
夏苏叶看着着急忙慌站起身的君婉容,十分的无语。
不是吧,还不消停!
这位婉容公主是与自己五行相克,八字相冲吗?
不然的话。
平白无故,何至于此啊?
君婉容今晚三番五次找夏苏叶茬的情形,高坐上的君振秋自然也是看到了的。
此时见君婉容起身反对自己的决定,君振秋的眉头微微一皱:“容儿,莫要胡闹。”
君婉容梗着脖子,声音强硬:“父皇,婉容不服。”
“婉容这里有真正空灵深远的诗词,越王妃这首诗与婉容这首诗比起来,犹如云泥。”
“父皇万万不可以将越王妃这首诗收录入史。”
“哦?”
听到君婉容的话,君振秋以及场中的其他人全部都正了正身子。
犹如云泥?
真是好大的口气。
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词,竟然让婉容公主如此自信,如此有底气,如此霸气。
事实上。不仅君振秋与场中众嘉宾好奇,夏苏叶也十分好奇。
真正空灵深远的诗词,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词?
君振秋:“既然如此,容儿便将你说的那首诗词写出来吧。”
“孰高孰低,写出来,让大家评判。
君婉容微微俯身:“是,父皇。”
宫女很快便给君婉容送上了笔墨纸砚。
君婉容提笔挥毫,十分潇洒,十分自信的写出了一首中秋词。
君婉容的桌子在夏苏叶的旁边,因此,君婉容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隔壁桌的夏苏叶都看的清清楚楚。
看清楚君婉容写出来的诗词后,夏苏叶整个人都懵了。
君婉容写的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这这。
这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吗?
苏轼的水调歌头怎么会从君婉容的手中写出?
不是吧,不是吧,君婉容她……
她她她,她也是穿越来的?
君婉容将整首水调歌头写出来后,仰头抬眸,挑衅似的看着夏苏叶,面带讥笑:“越王妃觉得,如何?”
夏苏叶的身躯不由自主的往君凌越的身边靠了靠,一脸哔了狗的表情。
我能如何啊!
我什么何也如不了啊。
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啊!
见君婉容阁下毫笔,宫女上前,将君婉容写好的中秋词程送到君振秋的桌案前。
君振秋一字一句的念着洁白宣纸上的诗词,眼眸中精光四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哈哈哈。”
君振秋朗声长笑,龙颜大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果然是空灵深远,意境通幽,好词,好词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夏苏叶:呵呵,能不好吗。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啊!
君振秋神情激动,说了几声‘好词后,抬眸望向君婉容,目光锐利,如火如炬:“容儿,这首词,这首词是你写的?”
君婉容下巴微扬,神色倨傲,理直气壮:“不是。”
君振秋:“嗯?”
在场还没看到完整诗作的众人:“嗯?”
夏苏叶:“嗯?”
这不是君婉容写的?
呼,还好还好,这样一来,君婉容便不是穿越者了。
可是,这水调歌头不是君婉容写的,又会是谁写的呢?
苏轼吗?
不对啊,自己看过《少年通史》,据《少年通史》记载的来看。
这是一个与华夏古代历史走向几乎一样,到了唐朝之后却突然出了岔子,文明朝代开始完全架空的世界。
历史如果正常走的话,现在是宋朝,会有苏轼,会有水调歌头。
可是,这个世界八百年前就没有按照正常的轨迹走了。
这里不是宋朝。
这里是大武。
这里没有苏轼的啊!
夏苏叶在心中疯狂猜测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的时候,高位上的君振秋开口了。
“不是你写的。那是谁写的?”
一直仰着头,高傲的像一只花孔雀的君婉容听到君振秋这个问题后,微微低头,声音也低柔了几分:“回父皇,这首诗……”
君婉容有些吞吐,诗了半天,也没诗出后面的话。
君振秋见她如此,微微凝眉:“这首诗怎么了?莫不是写这首诗的人犯了什么律法?”
“当然不是,这首诗……”
君婉容抬眸,飞快的看了一眼君振秋,看完后,快速低头:“回父皇,是婉容从十一皇兄那里听来的。”
“据十一皇兄说,此词的的作者姓钟,名寸,字丝齐。”
“这钟丝齐,乃,乃北周国人。”
听到君婉容的话。君振秋眸色一凛:“北周国?”
夏苏叶一脸蒙圈:嗯?钟丝齐?钟丝齐是个什么人?
水调歌头的作者难道不是苏轼吗?怎么会变成钟丝齐了呢?
就在夏苏叶疑惑之际,君婉容继续开口:“回父皇,正是,钟丝齐是北周国富商钟正伯的六儿子。”
“钟丝齐才情横溢,是北周国的第一才子,这首水调歌头,是他为讨一位青楼女子的欢心而写的。”
“那女子是青楼的头牌,只卖艺不卖身,但收到钟丝齐的这首诗后。那卖艺不卖身的女子当天便自荐了枕席。”
“后来,钟丝齐花了大价钱将那女子赎了出来,现在,那女子已经是钟丝齐的妾室之一了。”
喜欢。
第255章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2/2页]